-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43
- 38
- 4
- 3
- 2
- 25
- 24
- 20
- 18
- 14
- 28
- 14
- 13
- 12
- 1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毅毅 张梅 等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43卷4期 576-58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Rho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7(ARHGEF7)基因遗传变异与颅内动脉瘤形成和破裂风险的关系.方法 收集颅内动脉瘤患者121例(包括未破裂组患者41例,破裂组患者80例)和健康对照155名,检测ARHGEF7的10个遗传变异.利用l...
【关键词】 Rho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7;遗传变异;颅内动脉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轩 《中学生物教学》 2023年11期 78-80页
【摘要】 从一道遗传拓展题出发,对交换值和重组率进行辨析,利用重组率往往低于交换值的不等式来确定中间基因,完成三基因定位.同时对遗传基因定位试题的解法进行推广与反思,以期对一线教师和遗传学学习者的教与学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耕春 《生物学教学》 2021年46卷6期 74-75页PKU
【摘要】 本文概述了人类红绿色觉基因的组构.位于X染色体上的红绿色觉基因由于染色体的不等交换导致色盲或色弱.女性的一条X染色体随机失活与色觉异常有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学慧 申顺先 等 《生物学通报》 2020年55卷12期 4-6页ISTICCA
【摘要】 利用棋盘法归纳出2对基因杂合体根据测交后代估算交换值推算自交后代、根据自交后代估算交换值推算测交后代的简捷计算公式,既有利于学生学习,又能指导教师设计遗传学新试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德智 《生物学教学》 2018年43卷2期 74-76页PKU
【摘要】 探讨基因连锁和交换中性母细胞的类型及其与连锁基因数和交换次数的关系,主要体现为杨辉三角中的规律性和数量关系.简述了相关计算公式和关系式,以及性母细胞类型数之规律性的应用和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仪慧兰 司良燕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4年10卷4期 425-42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蚕豆根尖微核实验和姊妹染色单体交换实验,研究亚硒酸盐的遗传损伤效应.结果表明:0.1~50.0μg/g的亚硒酸氢钠(NaHSeO3)处理12 h可诱发蚕豆根尖细胞遗传损伤,导致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间期具有微核的细胞数显著增多,姐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玉琢 庞慧民 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年29卷3期 258-2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草药远志对小鼠雄性生殖细胞遗传物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精原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实验.结果:铅能诱发小鼠精原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而在腹腔注射铅的同时给予远志,可使铅诱发的小鼠精原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频率明显降低.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柳 王瑞 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16卷4期 663-666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高原环境下长期作业对移居青年男性细胞遗传学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选择驻守高原的某部官兵,利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技术、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和微核生成分析技术,对移居高原地区青年男性的细胞遗传学损伤指标进行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京平 梁洁 等 《解剖学研究》 2010年32卷5期 368-37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钠钙交换体(Sodium-Calcium Exchange,CX)是钙离子排出细胞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探讨小鼠破骨细胞表达NCX1的不同剪切异构体及其钠钙交换功能.方法 培养小鼠破骨细胞,纯化后提取总RNA样本,通过PCR克隆和DNA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德智 《生物学通报》 2009年44卷2期 21-22页ISTICCA
【摘要】 利用图解,阐述了"三点测验"中,为什么F,能产生8种配子;进而阐述了为什么F1产生的配子中"亲组合型"配子多,而"重组合型"配子少、特别是"双交换重组合型"配子比例极小,并指出双交换值的最大值和基因的位置是如何影响交换值大小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