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
- 2
- 1
- 2
- 2
- 2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卞芝琳 韩世亮 等 《中医药信息》 2025年42卷5期 45-49页ISTIC
【摘要】 IgA肾病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在亚洲地区发病率较高.邪伏膜原理论是明代医家吴又可基于《黄帝内经》"膜原"论述丰富拓展而成的,其实质为湿热秽浊之气伏藏于膜原,膜原与脾胃联系紧密,故该理论亦可理解为湿热秽浊之气藏匿于脾胃之处.I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悦 白云绮 等 《陕西中医》 2025年46卷5期 651-655页ISTICCA
【摘要】 IgA肾病的主要病理特征为肾小球系膜增生伴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最近的研究表明黏膜免疫尤其是肠道黏膜免疫在IgA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在现代膜原理论中,黏膜免疫屏障可归入广义膜原的范畴.本文立论于在中医视角下人体膜系的整体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楠 王捷虹 等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8卷3期 50-54页
【摘要】 胃癌前病变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向胃癌转化的关键一环,是幽门螺杆菌、饮食、脾胃素体虚弱等多种因素长期作用下的发展结果.吴又可所提出的"邪伏膜原"理论与胃癌前病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即胃内伏邪是本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因,而病变之所胃黏膜与中医的"膜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光福 杜晶晶 《四川中医》 2020年38卷7期 13-15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中医辨治要点,为基于邪伏膜原理论辨治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分析目前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特点,总结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中医辨治要点.结果:目前流行的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疫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苗 秦永菊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年39卷6期 2953-29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我国古代在应对疫病的过程中形成了诸多理论,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文章拟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为契机,通过观察分析感染人体后的症状表现,拟用"伏温疫"这一病名概括这一类具有潜伏性、传染性且具有热毒性的疫病,并基于邪伏膜原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