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26
- 5
- 4
- 321
- 39
- 25
- 23
- 21
- 50
- 18
- 18
- 16
- 1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朱学鑫 韩铝洲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25年33卷2期 91-93页ISTIC
【摘要】 名老中医金中梁先生在治疗脊柱疾病中基于部位辨证理论,将常见脊柱疾病分为上部(颈)、中部(胸)、下部(腰骶尾)进行辨证论治;上部易受风邪侵袭,风为阳邪,易袭阳位,表现为颈肩部游走性疼痛,痛无定处,治则以活血祛风、温补肝肾、通络止痛为主;中部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博 王颖辉 等 《北京中医药》 2009年28卷7期 515-517页ISTIC
【摘要】 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以病名为纲,创造性地发展了具有整体观念的辨证论治诊疗模式.所谓部位辨证是指通过对人体体表、脏腑之上、中、下部位的划分,归纳生理病理特点,分析疾病发生发展规律,进而进行辨证论治的一种中医辨证方法 .<金匮要略>将部位辨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毅睿 王建青 等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33卷11期 5-9页
【摘要】 近年来玫瑰痤疮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皮肤科常见的损容性疾病.为优化诊疗方案,临床基于疾病分期、皮损分布部位及形态等进行辨证论治,遵循清热、凉血、活血、疏肝原则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该文总结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近3年诊疗该病的经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妮 史俍元 等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8卷6期 654-659页ISTIC
【摘要】 气郁作为现代人常见的病理状态可存在于机体各部,产生多种衍化病机,进而导致各类疾病的发生.在系统辨证脉学指导下,气机郁滞的不同部位以及随之产生各种性质的病理变化可通过相应脉象要素予以辨识.通过举证脉象要素的形式,明确气郁的脉象指征,归纳气郁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莉 徐淼 等 《中成药》 2021年43卷10期 2931-29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报道1例的罕见特殊部位(前胸正中线处肥厚性瘢痕两侧)带状疱疹病例,并对六神丸在该病例辨证论治过程中的使用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该部位带状疱疹临床表现及诊疗过程,对六神丸联合常规治疗在其治疗中的应用作一梳理.结果 六神丸在发病早期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赛忠 孙杰 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20卷9期 1694-169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进展性脑梗死中医辨证分型与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8年6月在江苏省中医院溧阳分院确诊为进展性脑梗死的101例病人,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通过头颅MRI确定梗死部位、病灶大小.分析不同中医辨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海升 李国帅 等 《四川中医》 2021年39卷1期 29-31页ISTIC
【摘要】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多发病且发病率逐年提高,目前临床治疗方法众多.何氏骨科是四川四大骨科之一,在三百余年的临床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何氏骨科认为腰椎间盘突出应为本虚标实,通过对病因的探讨并将其分为四个证型以及两期,并从何氏骨科角度阐述了治疗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沙灵汐 吕冠华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29卷2期 16-17,74页
【摘要】 该文从六腑三焦的功能与部位三焦的协调性出发论治脾胃病,主张辨证时首辨六腑三焦是否通畅,其次辨部位三焦之中焦是否和健,以"燮理三焦、补益中气"为主要治法,方用小柴胡汤、三仁汤、丹参饮、四君子汤加减,旨在通三焦、祛痰湿、调气血、安脾胃、调脏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丹 徐永强 等 《四川中医》 2020年38卷4期 42-44页ISTIC
【摘要】 血管性皮肤病,皮损表现多样,与受累血管的大小、范围、炎症反应程度相关,临床上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黄虹教授根据部位辨证之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总结出血管性皮肤病病机多为“湿热内阻,瘀血郁肤”,临床运用三妙散配合名医验方四草汤,随症加减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慧娟 朱凌凌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27卷6期 507-50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古代医家从肾辨证时非常重视部位因素,把与肾关联的某些部位作为定位的依据和参考.“腰为肾之府”、“当脐者,肾之部位”、“足膝者,肾之候”、“瞳神属肾”、“耳为肾窍”等皆是从肾定位的重要线索,对从肾辨治疾病富于参考价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