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
- 2
- 9
- 1
- 3
- 2
- 2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付军 宋容 《中国优生优育》 2014年20卷4期 249-250页
【摘要】 楔状缺损是发生在牙唇、颊面颈1/3处的牙体硬组织慢性磨耗所致的非龋性疾病,其特点是呈楔形,牙齿硬组织的逐渐丧失.严重的楔状缺损可导致牙髓暴露,需要牙髓治疗[1],但由于楔状缺损位置、形状以及牙体硬组织结构的特殊性,常发生冠折[2].因此,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金屏 曹燕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3年23卷2期 676-677页
【摘要】 目的 观察使用纤维桩在前磨牙重度楔状缺损治疗中预防牙冠折断的疗效.方法 对26例重度楔状缺损前磨牙在完善根管治疗后行纤维桩+树脂充填(颌面洞及楔状缺损).结果 26例患牙治疗后6、12月复查无一例发生冠折,无失败病例,临床治疗成功率1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辜岩丹 《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1年09卷12期 50-51页
【摘要】 牙体楔状缺损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较常见,但很少有人知道为什么会患此病、出现类似情况如何补救、如何避免有更多的牙齿会出现这种现象.其实,牙体缺陷的主要原因都是由于在护理口腔卫生的过程中使用牙刷方式不当造成的.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
【关键词】 牙体楔状缺损;增强性玻璃离子粘固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喜荣 《中原医刊》 2001年28卷1期 53页
【摘要】 <篇首> 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自七十年代末问世以来,由于操作简便,性能优越,特别是修复体色泽美观,在口腔科得到广泛的应用.笔者采用夹层技术加螺纹钉在可见光固化树脂修复重度楔状缺损的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东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31卷6期 9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楔状缺损(简称为楔缺)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牙体硬组织磨耗性疾病,重度的楔缺可引起冠折,造成牙体缺失,影响咀嚼功能.2000年本科采用冠内根钉串联冠根法修复重度楔缺患牙118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清 王嘉德 等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2年37卷2期 109-11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临床分析研究楔状缺损与力的关系.方法将123例患不同程度楔状缺损的中老年患者, 按楔状缺损的程度分为无、轻、中、重度4组;使用电阻应变式咬合力计测量上颌尖牙、第一、二双尖牙、第一磨牙牙齿咬合力;用光法测定上颌牙齿最高接触强度.结果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永春 《广东牙病防治》 2008年16卷5期 229-229页ISTIC
【摘要】 <篇首> 患者,男,22岁,湖北籍.于2007年9月13日因右侧下颌前牙咬合痛3 d来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检查:前牙区牙列拥挤,重度深覆(牙合).42与43牙冠融合,32与33牙冠融合,融合处形成沟状切迹,切迹近远中可以辨认下颌侧切牙与尖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庆顶 《中国基层医药》 2005年12卷5期 639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楔状缺损是牙体硬组织常见的疾患之一,损坏程度不一.轻度没有自觉症状;中度牙齿可有过敏症状;重度可伴有牙髓炎,根尖周病或病理性牙折断.笔者采用光敏固化树脂治疗楔状缺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日萍 《广东牙病防治》 2001年9卷3期 193页ISTIC
【摘要】 <篇首> 牙本质过敏症是口腔门诊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患牙对冷热酸甜及机械刺激等有异常酸软、疼痛感觉.本文采用中草药两面针总生物碱浸膏(用酒精作提取液),采用热透疗法;并以氟化钠制剂作对照组.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选择门诊病人中有牙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郑向明 2007年第七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 2007年
【摘要】 目的:本实验评价流动树脂开放式夹层技术充填楔状缺损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前磨牙上有位于不同象限的中度或重度楔状缺损的48个患者分为两组,复合树脂组和流动树脂开放式夹层技术组中,1年后随访,使用改良USPHS评价充填情况.结果:在开放式夹层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