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
- 2
- 1
- 3
- 1
- 1
- 1
- 5
- 4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杨剑 涂炳坤 等 《广西植物》 2001年21卷2期 187-1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实地调查及引种观察的基础上,对湖北12个主要地方板栗品种的经济性状进行比较,并对其中的6个主栽优良大果形品种作较详细的描述。此外,对湖北境内的野生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茅栗(C. sequinii Do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健 宋淑珍 等 《江苏农业科学》 2016年44卷4期 237-239页
【摘要】 为了研究西南喀斯特地区野生板栗不同龄级的光合特性差异,利用英国Lcpro+光合测定仪对西南喀斯特地区的3龄苗和6龄苗野生板栗的光合日变化特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龄苗野生板栗的日均净光合速率为7.3μmol/(m2·s)(以CO2计)、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得荣 王冬梅 等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7期 115-118页
【摘要】 以太宽河自然保护区野生板栗和伴生的优势树种组成的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Levins测度式求取的种间竞争系数和Lotka-Volterra竞争模型中的K值,研究了野生板栗群落优势树种间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在野生板栗群落各优势树种的竞争中,野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敬涵 王耿文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46卷12期 156-165页
【摘要】 为拓展板栗产品种类,开发野生板栗即食产品,探索适宜的野生板栗加工方式,该研究以甘肃陇南康县野生板栗为原料,通过蒸烤一体机制备蒸烤即食野生板栗,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进行生产工艺优化,分析蒸烤即食野生板栗的产品特性.结果表明,蒸烤即食野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艾呈祥 沈广宁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1年12卷3期 408-4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荧光AFLP标记技术对来自秦巴山区的野板栗10个居群共262个单株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10对AFLP引物共扩增出1297条谱带,其中多态性位点数1011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7.95%;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439~0.20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志 董锦熠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3年24卷5期 1461-14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野生种群是重要的种质资源,了解本地野生种群和栽培种群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演化有助于野生种群的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本研究基于北京板栗自然与栽培分布区,采集5个栽培种群和1个野生种群共93份种质的叶片,并采集湖北宜昌1个种群(作为外群)共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廉凯敏 吴应建 等 《生态学杂志》 2015年34卷1期 33-3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根据野外调查数据,对太宽河自然保护区野生板栗群落进行TWINSPAN等级分类和DCA排序.结果表明:TWINSPAN将群落42个样方划分为11个群丛,分类结果很好地反映了群落类型与环境梯度的关系;DCA排序揭示了群落在该区的分布格局与环境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茹 李洋 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3年4期 420-4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板栗疫病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是引起板栗疫病的病原真菌。在实验室前期研究中,获得了一个不支持病毒复制且丧失致病力的板栗疫病菌紫外诱变突变株UV57。与野生型菌株EP155相比,UV57中检测不到蛋白1004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峰 施李鸣 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1年30卷3期 308-3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低毒病毒-板栗疫病菌组合是研究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一个优秀的模式系统.我们构建了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载体pCPXHY2GFP与含红色荧光蛋白基因rfp的载体pCPXG418RFP,并用于转化野生型菌株EP155,获得了以潮霉素为筛选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华 康明 等 《生物多样性》 2009年17卷3期 296-30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8对微卫星分子标记对中国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的28个自然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分析.在849个个体上扩增得到128个等位基因,每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A)为16.中国板栗居群的平均预期杂合度(H<,E>)...
【关键词】 Castanea mollissima;种质资源;微卫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