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5
- 3
- 3
- 2
- 9
- 2
- 1
- 8
- 4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黄寿辉 温立香 等 《广西植物》 2019年39卷6期 821-8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明确广西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该研究从广西的宁明县、金秀县、苍梧县收集到14份地方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以17个国家级茶树良种作为参照,采用EST-SSR分子标记技术,探讨了广西这三个地方野生茶树与国家级茶树良种间的亲缘关系以及广西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素贞 宋勤飞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21期 7333-73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贵州喀斯特地区4种野生茶树(Sect Thea(L.)Dyer)无性系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方法研究其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长响应,初步评价其抗旱性,并采用田间模拟持续干旱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强,4种野生茶树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勇娟 李火坤 等 《南方农业学报》 2015年2期 286-292页
【摘要】 【目的】解剖、分析野生茶树叶片结构特征,为广西优质茶叶生产、种质资源鉴定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广西扶绥9个野生茶树株系叶片为材料,采用改良石蜡切片方法制片、光学显微镜观察,分析和比较其抗逆性、潜在生产力、适制性和持嫩性等生产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凤英 邱勇娟 等 《广东农业科学》 2014年41卷24期 33-36,封2页
【摘要】 采用改良石蜡切片方法制片、光学显微镜观察,对广西姑辽野生茶树资源13个株系叶片进行解剖学研究,通过叶片解剖结构特征鉴定和分析它们的潜在生产力、适制性和抗逆性.结果表明,姑辽野生茶树资源的生产力指数为2 471.31~4 295.05,潜在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佳嫄 谢曼卫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4年32卷2期 219-22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英德野生茶树的叶片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及进化特点,对英德 89 份野生茶树资源的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指数、表型分化系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9份资源的18项叶片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2.90%~43.11%,平均27.86%;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柳健 蒙健宗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25年41卷5期 267-2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鉴定1株百色野生古茶树林根际高产蛋白酶菌株D2,分析菌株D2的酶学特性及基因组,为进一步应用菌株D2开发农业用途的功能性肥料提供依据.[方法]基于16S rRNA扩增技术和菌落形态鉴定菌株D2,福林法测定蛋白酶的酶活力,二代测序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鲍晓华 董玄 等 《浙江农业学报》 2012年24卷4期 603-608页
【摘要】 采用感官审评和化学分析手段,对野生古茶树茶和茶园茶的外形、颜色、滋味、香气等进行审评、测定和比较.两者都为条索,在颜色方面,野生古茶树茶的干品偏向红黄,汤色黄红,茶园茶的干品呈绿黑,茶汤绿黄色;滋味方面,野生古茶树茶苦涩味较淡,醇和,回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亨洪 童华荣 等 《食品科学》 2011年32卷2期 168-172页
【摘要】 为分析川渝地区野生大茶树挥发性组分及其亲缘关系,利用同时蒸馏.萃取(SDE)法对川渝地区野生大茶树资源茶鲜叶加工的烘青绿茶挥发性组分进行萃取,经GC-MS技术进行分析,共检测出71个化合物.其中含有芳樟醇及其氧化物、香叶醇、橙花醇、α-萜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泽桑梓 闫争亮 等 《西部林业科学》 2008年37卷3期 97-98页
【摘要】 经对哀牢山千家寨景区的我国野生茶树林所发生的病害作调查、采样及切片检测后,初步认定其病害为油茶软腐病,病原菌为半知菌丝孢纲丛梗孢目伞座孢属的油茶伞座孢菌.据此记述了其病状特征;油茶软腐病分生孢子座的形态,以及该病的传播、发生特点.从中报道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孟月 王菲 等 《生态学杂志》 2023年42卷5期 1074-108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云南省镇沅县千家寨野生型古茶树(大理茶种)、栽培型古茶树(阿萨姆种)和栽培型台地茶(阿萨姆种)为研究材料,对叶片的解剖结构、生理特性和营养元素含量及其计量比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野生古茶树叶片厚度、叶肉厚度、表皮厚度、角质层厚度、海绵组织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