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2
- 3
- 1
- 17
- 1
- 13
- 6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彦涛 李晓利 等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6年35卷3期 4-7页CSCD
【摘要】 野皂荚多糖胶是—种从豆科皂荚属的灌木或小乔木野皂荚豆分离得到的半乳甘露聚糖胶,按照不同配比、浓度、温度、电解质种类配制野皂荚多糖胶与黄原胶的复配胶液,通过凝胶强度测定仪比较其复配胶液凝胶强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野皂荚多糖胶和黄原胶通过分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尉伯瀚 张峰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34卷2期 332-336页
【摘要】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应用TWINSPAN和DCA对太行山南端野皂荚植物群落进行了分类与排序研究.结果表明:TWINSPAN将野皂荚植物群落划分为6个群丛,分别是野皂荚+荆条-中亚苔草+荩草群丛、野皂荚+荆条+小叶鼠李-中亚苔草+荩草群丛、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贵平 张桂萍 等 《山地学报》 2008年26卷1期 53-58页
【摘要】 根据野外调查的样方资料,应用方差/均值法(扩散系数)及其t检验、聚集指数、平均拥挤度、Green指数、聚集强度、Poisson分布和负二项分布的x2拟合检验等方法研究了山西太行山南端野皂荚群落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野皂荚、荆条、冰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连俊强 张桂萍 等 《山地学报》 2008年26卷5期 620-626页
【摘要】 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将太行山南端野皂荚群落分为9个群丛.用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野皂荚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用方差分析研究了各群落之间多样性指数的差异程度.结果表明:(1)组成野皂荚群落的维管植物有58种,隶属于2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昌玲 孙达峰 等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7年26卷3期 48-50页CSCD
【摘要】 采用碱提酸沉法从野皂荚提胶后的副产物中制备分离蛋白,研究了制备工艺条件对分离蛋白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料液比1:10~1:12(m/V)、提取液pH8.0~9.0、浸提温度45~50 ℃、浸提两次、每次浸提45 min时,分离蛋白得率可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建新 张卫明 等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3年22卷5期 34-36页CSCD
【摘要】 种子多糖胶分离提取工艺试验表明,根据种子胚乳坚硬的物理性能,用机械分离方法分离种子胚乳,其多糖胶抽提率大于80%.烘炒法适用于种皮厚而硬一类种子胚乳的分离,正交试验表明烘炒温度对种子多糖胶抽提率和粘度指标影响最大;皂荚胚乳的最优化分离条件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建新 朱莉伟 等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3年22卷5期 29-33页CSCD
【摘要】 胡芦巴、皂荚、野皂荚和塔拉多糖胶水溶液随着浓度的增加,溶液表现为假塑性流体,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增大而减小.通过Cross模型和实验数据计算得到1%多糖胶零剪切速率时表观粘度η0、无穷大剪切速率时表观粘度η∞和弹性松驰时间等重要流变参数.根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建新 张卫明 等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3年22卷5期 22-23,33页CSCD
【摘要】 本文介绍了野皂荚的资源分布、生态效益和经济开发价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莉伟 杭祖君 等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3年22卷5期 62-64,66页CSCD
【摘要】 运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分别对胡芦巴、野皂荚、皂荚、瓜尔豆、塔拉豆等五种豆科种子内胚乳细胞的形态、大小、壁厚等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五种种子内胚乳细胞壁几乎完全由胶状的透明的半乳甘露聚糖所填充,细胞的形态、大小差异较大,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明 毕润成 等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16卷4期 56-61页
【摘要】 本文通过抽样方法对野皂荚群落的区系组成、地理成份、生活型、结构、种群分布格局及多样性的分析.说明该群落物种丰富度低;以北温带分布为主;生活型以高位芽占优势;结构简单,由灌木层和草本层组成;优势种为集群分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