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7
- 6
- 5
- 1
- 1
- 1
- 15
- 9
- 6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凌杏元 周培疆 等 《遗传》 1999年2期 33-36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野败型水稻不育系(珍汕97A)、保持系(珍汕97B)和F1杂种(汕优63)线粒体DNA进行了AFLP比较,从M/PA引物对选择扩增产物中找到了不育系与保持系差异条带ZA1、ZA2和ZA3.Northern分析表明,片段ZA1黄化苗期无转录...
【关键词】 野败型水稻; 线粒体DNA(mtDNA);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
【中文期刊】 钟秉强 杨正林 等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26卷5期 554-555,559页
【摘要】 利用野败型不育系缙1A对33份美国稻的恢保关系进行了测定,观测了F1的小穗育性.结果表明,在美国稻种中存在着对野败雄性不育育性恢复程度不同的品种,鉴定出了2份具有高恢复力、10份具有保持能力的材料,可为在重庆选育优良"三系"杂交稻亲本提供优...
【中文期刊】 张群宇 刘耀光 等 《遗传学报》 2002年29卷11期 1001-1004页 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为了用分子标记准确定位野败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Rf-4,将日本水稻基因组项目(Rice Genome Program, RGP)构建的水稻遗传连锁图谱第10染色体分子遗传图上的分子标记R1877和G2155之间对应区域YAC物理图上...
【中文期刊】 魏磊 丁毅 等 《遗传学报》 2002年29卷8期 696-699页 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通过对几种不育系叶片全蛋白双向电泳图谱分析证明:紫稻不育系具有不同于野败型、红莲型和马协型不育系的蛋白图谱,说明其可能是一种新的细胞质质源.同时,紫稻不育系与保持系蛋白图谱之间在三叶期和分蘖期时差异均不明显,但各材料本身蛋白图谱在两个不同时...
【中文期刊】 杨剑波 汪秀峰 等 《遗传学报》 2002年29卷9期 808-813页 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该项研究利用RAPD技术,对野败型、矮败型和B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分离到6条不育系特有的扩增片段,并对野败型、矮败型不育系共有的片段进行了Southern分析、DNA序列分析和SCAR验证,该片段全长1...
【中文期刊】 金刚 牛英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2年32卷12期 2412-2418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克隆了红麻野败型CMS胞质SRAP标记位点Me14上游的侧翼序列,并采用RT-PCR方法研究该位点的表达.结果表明:(1)红麻不育系P3A和保持系P3B的mtDNA在Me14结合位点处存在1个G/A SNP位点;HpaⅡ...
【中文期刊】 徐鑫 刘学群 等 《遗传》 2005年27卷3期 377-381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RAPD引物对3种不同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的杂交水稻组合及其亲本共21个材料进行了DNA多态性分析.从264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具有非常明显多态性的引物25个,对25个引物在3种不同细胞质不育类型的杂交组合及其亲本间的DNA扩增多态性差异进...
【中文期刊】 雷宇华 马春红 等 《生物学杂志》 2004年21卷6期 17-1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用白叶枯病菌株Ah28产生的毒素,处理水稻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珍汕97A,以异硫氰酸荧光素-鬼笔环肽为探针,观察了毒素处理前后微丝骨架的形态及分布变化.结果显示,毒素处理后,珍汕97A的根冠细胞微丝的密集分布被破坏,纤丝状微丝不复存在,微...
【中文期刊】 范树国 梁承邺 等 《植物学通报》 2000年17卷6期 548-55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来源于水稻无花粉型核不育系南广占的体细胞无性系典败变异株NT1和NT2经过多代回交已经转成类似野败型的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NT1和NT2的恢保关系与野败型的一致,即野败型的恢复系和保持系同样可作NT1和NT2的恢复系和保持系,NT1现已回交...
【中文期刊】 李小明 郑用琏 等 《遗传》 2000年22卷4期 201-204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应用RFLP技术,研究了红莲型不育系、保持系、杂种一代及野败型、马协型不育系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果表明,红莲型不育系与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之间在多个基因区域存在明显差异,为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研究提供了线索;红莲型不育系与野败型不育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