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
- 1
- 3
- 1
- 1
- 1
- 2
- 2
- 2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龚雪阳 杨一峰 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49卷5期 795-80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改良封堵器、选择更优的路径等方法拓展了VSD封堵术的适应证并降低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其中完全生物可降解封堵器的使用有望彻底解决VSD封...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完全生物可降解室间隔缺损封堵器;金属室间隔缺损封堵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育林 导师:徐岩 汪太平 安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心血管病)(硕士) 2011年
【摘要】 背景室间隔缺损(VS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发病率常居首位。由于心室水平的左向右分流,致肺循环血流量增加,进而导致左室容量负荷过重和左心室重构。以前外科修补术是VSD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VSD封堵器材及其技术日益改进成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金明 王俭 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7年28卷8期 898-90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所用封堵器位置的影响,并观察封堵器对MRI图像质量有无干扰.方法:将上海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产34 mm、26 mm房间隔缺损(ASD)封堵器、10 mm对称型、9 mm非对称型室间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建强 秦永文 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4年25卷8期 879-8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在犬室间隔缺损动物模型上观察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性能及其生物相容性.方法:通过右颈内静脉途径穿刺室间隔制备犬室间隔缺损模型,模拟临床经导管封堵过程,经鞘管送入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闭合人工制备的室间隔缺损.应用心室造影和心脏超声观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彦 张丽 等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23卷22期 3449-3449页
【摘要】 <篇首> 心室间隔缺损(VSD)是指左右心室间隔的完整性遭受破坏,导致了左右心室的异常交通,绝大多数为先天性,少数为后天性,可经导管行心室隔缺损封堵术.目前采用美国AGA公司生产的膨胀镍钛合金金属网状结构的双面伞双盘结构的封堵器,患者在局麻、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达新 管丽华 等 《中国循环研究杂志》 2006年1卷2期 107-108页
【摘要】 <篇首> 我院于2002年6月份使用Amplatzer膜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和国产VSD封堵器进行了膜部VSD的封堵治疗,为膜部VSD的介入治疗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在此基础上,我们使用上海记忆金属有限公司生产的零偏心封堵器对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海波 蒋世良 等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5年39卷7期 751-7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人体植入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后接受磁共振检查的安全性,以及植入的金属材料对磁共振成像(MRI)的影响程度.方法采用西门子Magnetom Impact - 1.0 T磁共振机,选用SE和梯度回波(GE) 扫描序列,将镍钛合金丝制成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