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4
- 32
- 2
- 25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建斌 赵京生 《中国针灸》 2008年28卷3期 234-23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依据<太素>对督脉经的记载,深入分析和探讨<太素>中对督脉经的认识和特点,并与<内经><难经>中其他相关文献进行比对,发现<太素>对督脉经的认识要早于传世督脉经理论,推测<太素>记载的督脉经可能是传世督脉经理论的早期形式.进一步研究还发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兴华 《中国针灸》 2008年28卷3期 199-20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分析整理马王堆古医书等文献,发现古代有关灸刺部位的名称和含义经历了一个从脉到脉口、脉上的处和所,再到经脉气血显现于体表的穴的过程.这种变化轨迹揭示了穴位与经络和针刺疗法的渊源关系.穴位是点,经络是线,除了少数以显著解剖标志定位的穴位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涛 孔健 等 《中国针灸》 2008年28卷2期 105-10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得气与针感的历史进行了溯源,探讨了酸麻胀痛重等作为得气代名词的误解过程,并探讨与介绍了得气的现代意义与实验室研究.虽然海内外对针刺后的酸麻胀痛重感与疗效的关系一再提出争议,但实际上这是一种以针感代得气的误解,有些针刺可能并无酸麻胀痛重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立公 顾杰 《中国针灸》 2007年27卷7期 543-54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太乙神针"的操作方法、主治范围以及取穴特点.方法:运用计算机对文献进行检索统计,再用人工进行归纳分析.结论:"太乙神针"法是以灸代针,主治范围十分广泛,以胸腹内脏病为最多,其次为头部病症,再次为四肢与腰背部病症;就适应证而言,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素菊 秦小永 《中国针灸》 2007年27卷9期 709-71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整理《普济方》有关针灸内容,为后学学习古代针灸文献提供参考.方法:以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普济方》为蓝本,整理《普济方》中有关针灸的经络腧穴、刺灸方法、治疗取穴等内容.结论:《普济方》收集大量针灸文献,择各家之所长,汇历代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文立 《中国针灸》 2006年26卷1期 39-4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王雪苔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针灸专家,在其半个多世纪从事针灸工作中,对我国乃至世界针灸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主要有:参与创建中国针灸学会、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创办<中国针灸>杂志;指导经穴定位标准和经穴主治标准的研制,推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洁 梁繁荣 等 《中国针灸》 2006年26卷12期 896-89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总结近20年来络脉文献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分析络脉文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络脉文献研究进行了评述.认为络脉传统理论的系统整理和研究能够发掘出络脉学说的理论和临床应用价值,文献整理应当在对络脉传统文献加以系统整理研究的基础上,提炼、提升出络脉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素云 黄龙祥 《中国针灸》 2006年26卷11期 821-82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黄帝明堂经》腧穴主治内容的理解方法.方法:以黄龙祥研究员辑复的《〈黄帝明堂经〉辑校》为蓝本,对《黄帝明堂经》腧穴主治内容的构成特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实例,重点分析如何正确理解《黄帝明堂经》腧穴主治文献原意和内涵.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希言 马巧琳 《中国针灸》 2006年26卷6期 451-45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明代著名针灸学家杨继洲,不仅是针刺手法的大家,也是灸治的名家,对灸法认识独到而深刻,其贡献主要有3个方面:①大量收录各家灸法和治验,博采众家之长,广集明以前灸法之大成.②结合临床经验,对揣穴与体位、施术先后、艾炷大小、壮数多少、点艾火、发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怡 戴铭 《中国针灸》 2005年25卷7期 505-50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对罗兆琚<新著中国针灸外科治疗学>学术思想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阅读罗兆琚的<新著中国针灸外科治疗学>,并对其分析研究,总结出其中的学术思想.结论:其学术思想价值主要表现为7个方面:推崇针灸医术;发挥针灸外科;阐发病因病机;主张相机应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