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
- 4
- 11
- 2
- 6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赵京生 《中国针灸》 2025年45卷1期 94-10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见于《黄帝内经》的冲脉专属腧穴,在《针灸甲乙经》却与足少阴脉共属,宋以后逐渐彻底转归足少阴脉,形成现在"足少阴经穴、冲脉交会穴"的形式.本文基于对这一演变过程的梳理,分析可能的致变因素,提出冲脉形成较晚,主要建基于腹部脉动血管认识的理论,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方 谢梦琳 等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39卷3期 119-123页
【摘要】 查阅相关文献,从面瘫、偏头痛、面肌痉挛、膝骨性关节炎、腰肌劳损、颈性高血压、原发性失眠、变应性鼻炎、中风后遗症、乳腺增生、原发性痛经等方面对多针浅刺法的临床研究进行概述.认为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将多针浅刺法更多地运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中,从不同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虎力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5年33卷3期 12-14页
【摘要】 皇甫谧是西晋时期集文、史、哲、医于一身的伟大学者,所著《针灸甲乙经》是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皇甫谧的人生经历及《针灸甲乙经》中蕴含着大量的思政素材,挖掘这些思政素材并凝练其中的思政元素,对推进当代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推拿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及临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希贤 徐彦龙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1卷3期 31-35页
【摘要】 通过人工查阅的方法,对《针灸甲乙经》中论述肩痛的条目进行检索、统计、分析,探讨《针灸甲乙经》中肩痛的诊治特色.《针灸甲乙经》指出,肩痛的病因病机为正气不足、邪气外袭,经络所过、病气所及,经筋失约、骨节失利,脏腑失和、肩部受累;治则治法为扶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知行 许能贵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21年48卷7期 192-194页ISTICPKUCA
【摘要】 《针灸甲乙经·妇人杂病》记载商丘穴治疗不孕症,之后历代典籍多有转载,然而该穴治疗不孕症的机理并未得到进一步的阐释,以致该穴在针灸治疗不孕症的应用中并未普及.笔者尝试对商丘穴治疗不孕症的机理进行剖析并推广其临床应用,从该经的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陇霞 雒成林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0年35卷3期 1399-14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文章通过对《针灸甲乙经》文献考读并参阅《素问》《九卷》《明堂》《难经》等医学经典专著,追本溯源,总结名家经验,结合临床实践,从针前审神、针刺治神、针刺守神、针毕调神4个方面论述“治神”思想在临床中的具体操作及临床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思宇 张阔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16年43卷5期 958-959页ISTICPKUCA
【摘要】 对《针灸甲乙经》中《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第一》和《五脏传病发寒热第一》两篇中针对热病的取穴、配穴规律进行了探讨.发现《针灸甲乙经》中六经受病取穴以五十九刺、督脉穴位独取和六经辨证取穴为主;五脏传病取穴则以特定穴和膀胱经腧穴为主.以求对热病的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耀东 韩豆瑛 等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6年33卷5期 19-21页
【摘要】 对《针灸甲乙经》中有关肾风的病因、病理、症状表现、预后判断及治疗方面的论述进行了研究,系统总结、整理和归纳了《针灸甲乙经》诊治肾风的规律及特色,以期指导肾风的针灸临床诊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胜春 导师:赵京生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针灸学(硕士) 2001年
【摘要】 《针灸甲乙经》一书汇集了大量针灸治疗内容,对中国针灸医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该课题首先阐述了它在针灸学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及其研究意义,总结、分析了它的研究现状;并选取卷七至卷十二的针灸治疗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计算机为手段对它的处方用穴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志恒 赵曼霖 等 《中国针灸》 2025年45卷2期 227-23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李志道教授临证仿中药相须、相使原则,提出"组穴"这一腧穴组合应用形式,其理论基础是"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治疗作用,以及古典刺法作用于腧穴的特定应用.组穴分布遵循《针灸甲乙经》腧穴"头身分部,四肢分经"的铺陈顺序,具有"头身分部,重视腧穴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