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8
- 2
- 1
- 22
- 15
- 3
- 3
- 2
- 4
- 4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盈 《天津护理》 2018年26卷6期 759页
【摘要】 在手术中使用的手术缝合针线型号较多,手术缝合线容易缠绕打结,不能准确快速的拿取,还需要器械护士对手术缝合线进行保湿处理,增加工作负担,影响手术进程.对此,我们设计手术针线盒用于临床,现介绍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宝和 王娟 《中国医疗美容》 2013年3卷3期 49,75页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肿瘤术后切口使用粘合剂黏贴效果更加美观.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乳腺良性肿瘤术后切口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传统的针线缝合方式,拆线后留下明显疤痕,影响美观,使用粘合剂黏贴瘢痕小,美观效果更加明显.结论:乳腺良性肿瘤术后切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建军 《中外健康文摘》 2013年43期 160-161页
【摘要】 目的:分析传统二期针线缝合和蝶形胶布拉拢对感染伤口的闭合疗效。方法对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感染伤口患者,分别采用传统二期针线缝合和蝶形胶布拉拢方法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结果传统二期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傅丰文 导师:靳风烁 陆军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泌尿外)(博士) 2018年
【摘要】
背景:
临床上涉及膀胱缝合的手术有很多,无论是外伤破裂,还是手术切开,都需要对膀胱进行缝合使其修复、愈合,以恢复膀胱的完整结构和生理功能。传统方法是用缝针和可吸收线全层缝合,再行浆膜层加强缝合,其缺点是耗时费力,出血较多,伤口愈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焦献功 导师:李利平 南华大学 临床医学 Plastic and burn surgery(硕士) 2008年
【摘要】
目的:
对比研究兔颈外动脉蘸胶粘接法与传统针线缝合法的手术操作情况与吻合口通畅情况。为显微外科粘合吻合技术的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48只,体重2.5KG,雌雄不限,随机分成两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桂芝 郑守华 等 《护理研究》 2009年23卷5期 468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外科手术配合过程中缝合针放置在弯盘内,难免发生遗失情况,影响手术进展;手术丝线的摆放采用无菌手术单压线法,由于布质小单层层折压,容易发生混乱,不便于术中添加,且手术丝线的水分很快就被吸干,干燥的手术丝线对组织的切割力增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豫峰 王萌 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41卷5期 991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1996年至2004年,作者采用腹腔镜微创外科技术,行普通针线直接缝合法治疗上消化道穿孔2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敏 任婧 《护理研究》 2005年19卷16期 1449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一次性无损伤缝合线具有针线一体、针柄光滑、不会扩大组织创伤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手术中血管、神经及角膜的缝合.按照手术常规的要求,这些针通常也在物品的清点范围之内.术中医生用完的针线由器械护士负责收集管理,一般是把余线剪掉,只留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运培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4年10卷4期 3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目前,肛门周围(肛周)巨大尖锐湿疣(CA)的治疗,主要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但由于部位的特殊性,切除的伤口一般不用针线缝合,伤口渗液较多,容易感染,且伤口不易愈合等因素,一方面引起CA反复发生,另一方面也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2001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查选平 宋建星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2年6卷16期 2388-238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评价应用微型钛血管吻合夹吻合小血管的安全可靠性.方法对80只新西兰大白兔的双侧颈动脉一侧应用微型钛血管吻合夹行端-端吻合,另一侧行间断端-端缝合吻合作对照,测定术后第1h、7、14及30d离体血管吻合口的平均最大抗张强度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