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6
- 3
- 3
- 1
- 46
- 7
- 2
- 1
- 1
- 8
- 6
- 6
- 6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鲁绍伟 蒋燕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0期 3777-37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北京西山针阔叶树种(白皮松Pinus bungeana、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柳树Salix babylonica、五角枫Acermono、银杏Ginkgo biloba、杨树Populus spp.)为研究对象,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炎红 田有亮 等 《生态学杂志》 2005年24卷5期 467-47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测定研究了油松、新疆杨等7种针阔叶树种不同光照强度下最大量子效率(ФP)和实际量子效率(PhiPSⅡ)等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规律,进而研究了树木对光照强度适应性.结果表明,ФP和PhiPSⅡ随光强度增加呈下降趋势,二者的光进程变化呈正相关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培培 江洪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9年15卷5期 655-65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针叶和阔叶树种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生活型,其凋落叶片具有不同的分解速率.应用分解网袋法,在中国亚热带地区,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3种针叶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和杉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正忠 郑红军 《中国森林病虫》 2007年26卷4期 7-8页
【摘要】 褐喙尾(蚴)Rhamphophasma modesfum Bruner是一种杂食性的食叶害虫,危害寄主植物上百种.参照现行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评价方法,对该虫在贵州省的潜在风险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为中度危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贵玉 梁士楚 等 《广西植物》 2016年36卷7期 783-7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该文对广西桂林灵田乡桉树、针叶树和阔叶树生理生化季节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桉树与其它4个针阔叶树种的生理生化指标因季节更替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其中5个树种叶片的比叶面积是在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其均值依次为桉树>红锥>黧蒴栲>杉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静莲 王淼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9年20卷2期 235-24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针对全球变暖导致的降水格局的变化,选择长白山红松针阔叶混交林主要树种蒙古栎和红松幼苗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自然条件下人工模拟增、减水30%对单种和混种的针阔叶树种形态、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结果表明:对于蒙古栎幼苗,与单种处理相比,混种显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增文 高文俊 等 《生态学报》 2007年27卷10期 4149-41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人工纯林的长期经营会引发连栽障碍,影响森林的可持续发展,解决途径是引进更新树种形成混交林.为了指导四川岷江上游人工纯林更新树种和混交比例的选择,尝试通过针阔叶树种林地腐殖质土壤及其枯落物的客置和混合原位培养试验,探讨不同树种种间关系的协调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淑清 方精云 等 《生物多样性》 2004年12卷1期 164-17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沿海拔梯度的系统调查,运用TWINSPAN分类方法,划分出长白山北坡的主要植物群落类型,对这些群落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利用物种丰富度、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等指标,研究了群落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乔木层植物可分为4个群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萍 赵光 等 《生态学杂志》 2003年22卷6期 28-3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长白山北坡海拔700~1900m的13个森林群落进行了群落组成、结构随海拔上升变化情况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群落的建群种组成、层次结构等,都表现出由复杂多样逐渐向简单单一过渡的变化趋势,从700m至1700m,针叶树所占的比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娜 查同刚 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1年39卷3期 44-45,80页
【摘要】 以晋西黄土区的油松林、刺槐林和油松刺槐混交林3种人工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地表植被调查,分析了不同树种配置对林下层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晋西黄土区,针阔叶树种的配置更有利于林下层植被多物种的共存;油松和刺槐的搭配种植显著提高了森林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