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
- 6
- 1
- 2
- 2
- 2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席焱海 欧阳跃平 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1年13卷4期 306-30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DenisⅡ型骶骨纵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2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12例DenisⅡ型骶骨纵形骨折患者资料,男8例,女4例;年龄23~55岁,平均35岁.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进行复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广辉 张咏 等 《中华创伤杂志》 2011年27卷8期 691-6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寰枢椎在脊柱各运动节段中活动范围最大,承担颈椎50%的旋转和12%的侧屈活动,其稳定性极为重要[1]。无论是在因创伤造成骨折脱位,还是因齿状突不连接等发育异常,均可造成上颈段脊髓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寰枢椎解剖位置特殊,手术操作难度及风险均很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雄伟 华水生 等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33卷1期 76-77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可吸收材料内固定治疗Bryan-Morrey Ⅰ型肱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06-2016-01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材料内固定治疗的14例Bryan-Morrey Ⅰ型肱骨小头骨折.如果骨折块较大,前后位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斌 陈志达 等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17年23卷5期 374-37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建立L4~L5节段经腰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单侧固定结合融合器三种不同放置位置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融合器三种不同放置位置对脊柱单侧固定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基于正常人L4~L5节段的CT扫描数据,建立该节段TLIF单侧固定的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飞 乔巨峰 等 《中国综合临床》 2012年28卷11期 1194-119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固定治疗寰枢椎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2005年3月至2011年3月我们收治寰枢椎损伤患者32例,均给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患者均未发生与置钉相关的并发症;术后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蔺福辉 任志宏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年11卷25期 6219-622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7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经皮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并发症的原因.结果 76例随访9~36个月,术后椎弓根钉置入不良3例,共4根钉;脊柱侧突8例、后突畸形2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君生 高建伟 等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年26卷1期 53-5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总结钉棒系统经伤椎固定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优越性.方法 采用经伤椎钉棒系统节段固定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折12例,其中2个椎体11例,3个椎体1例,伤椎均为相邻椎体,除椎弓根损伤椎体外,所有伤椎及邻近上-正常椎体均置钉.结果 所有置入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利民 任跃兵 等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0年14卷4期 266-269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后路寰枢椎弓根钉棒系统在难复型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应用.方法 18例难复型寰枢椎脱位患者,采用后路寰枢椎弓根钉棒系统,进行寰枢椎部分撑开后提拉复位,固定及植骨融合,其中单纯固定融合14例,加行颈椎管成压术者4例.结果 本组平均手术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