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00
- 40
- 4
- 201
- 4
- 3
- 3
- 3
- 154
- 39
- 38
- 23
- 2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卢红蓉 李燕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0年21卷7期 1839-1840页PKUCSCDCA
【摘要】 钱乙总结其一生之儿科经验,提出小儿"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观点,并发展了五脏病机理论,五脏各有所主,临证中详辨五脏虚实;运用五脏生克制化分析脏腑关系,以此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转归;注重五脏与四时阴阳结合,以判断五脏气之盛衰,注重天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翟文敏 《时珍国医国药》 2010年21卷11期 3035页PKUCSCDCA
【摘要】 钱乙在诊断儿科疾病过程中四诊合参,首重望诊,提出面上诊和目上诊.他继承前人脏腑辨证理论,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首创儿科五脏辨证纲领,并创立五脏补泻诸方;在遣药制方中灵活运用,善化古方,创制新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翟文敏 田思胜 《山东中医杂志》 2011年30卷6期 371-372页ISTIC
【摘要】 建立<小儿药证直诀>所载方药数据库,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钱乙治疗小儿疾病的用药特点为:组方药少力专、善用毒药、剂型灵活、重视肝脾胃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泥虎林 《山东中医杂志》 2011年30卷2期 132-133页ISTIC
【摘要】 <篇首> 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为中医儿科的重要文献,其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完善了五脏辨证理论体系,从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为病"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生理病理特点出发,立新法、创新方,对后世影响巨大,是中医儿科发展史上的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娟 张堃 《甘肃中医》 2010年23卷3期 5-7页ISTIC
【摘要】 钱氏的<小儿药证直诀>中贯穿了顾护脾胃的思想,本文从病理、生理特点、辨证论治、剖析遣方用药特点,调剂制方、饮食护理等方面阐述了钱乙在治疗小儿多种疾病时不忽视调理小儿脾胃这一指导思想,此理论可为今天的临床实践提供了诸多借鉴,值得深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亚群 韩新民 《中医药信息》 2010年27卷5期 54-56页ISTIC
【摘要】 通过探析钱乙的五脏辨证体系,阐述其在儿科临床上对小儿心肝疾病(主要是儿童多动症和抽动症)辨治的指导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荣臻 《中医药通报》 2010年9卷1期 36-37,62页ISTIC
【摘要】 钱乙的辨证纲领,以五脏为辨证基础,以证候为依据,辨别其虚实寒热以作为论治的准则.其中用"风、惊、困、喘、虚"来归纳肝、心、脾、肺、肾五脏的主要症候特点,用虚实寒热来判断脏腑的病理变化,用五行来阐述五脏之间及五脏与气候时令之间的相互关系,立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焕英 《光明中医》 2011年26卷12期 2564-2565页
【摘要】 本文从《小儿药证直诀》中选取钱乙常用药剂,对其调剂制方特点作了初步的分析.透过对调剂制方的分析来进一步学习钱乙在儿科药剂中的特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本军 翟文敏 《江西中医药》 2011年42卷5期 5-6页CA
【摘要】 钱乙,齐鲁儿科名医,其著作<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他继承前人脏腑辨证理论,始论小儿体质,首创儿科五脏辨证纲领,其五脏辨证理论对后世儿科医家影响深远,并开创了儿科寒凉流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樊德春 郭万周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0年02卷3期 229-230页
【摘要】 钱乙是中国中医儿科奠基人之一,其<小儿药证直诀>是国内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本文对该书记载的清泻五脏热名方导赤散、泻青丸、泻黄散、泻白散、六味地黄丸的组方特点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其对中医儿科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清热兼顾护脾肺肾,注重小儿生理特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