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
- 1
- 1
- 5
- 2
- 1
- 1
- 3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韩士杰 张军辉 等 《植物学报》 2001年43卷4期 385-388页 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用具有非破坏性的电导率方法测定土壤水分的廓线,与挖掘法(或打孔法)获取的根系分布对比,研究CO2倍增条件下一年生的长白赤松(Pinussylvestris Linn. var. sylvestriformis (Takenouchi) Ch...
【中文期刊】 周玉梅 韩士杰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2年13卷6期 663-666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了持续3个生长季高浓度CO2处理的长白山主要树种红松、长白赤松和水曲柳幼苗叶(片)的蔗糖、果糖、可溶性总糖、淀粉及全氮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前两个生长季70CO2却使红松幼苗的全N含量明显降低.第三个生长季高浓度CO2处理的第一周和第二周...
【中文期刊】 韩士杰 张军辉 等 《植物学报》 2002年44卷7期 852-857页 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采用固定在土壤中的气井系统,监测土壤剖面的CO2动态及其与长白赤松 (Pinus sylvestris var. sylvestriformis (Takenouchi) Cheng et C. D. Chu) 幼苗根系发展之间的关系.实验...
【中文期刊】 滕坤 张海丰 等 《药物分析杂志》 2011年31卷11期 2121-212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利用GC - MS分析赤松与长白赤松松针挥发油的成分.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赤松与长白赤松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所提取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进样口温度230℃,色谱柱为HP -5(0.25 mm× 30m,0....
【学位论文】 作者: 贾夏 导师:韩士杰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生态学 生态学(博士) 2005年
【摘要】 大气CO<,2>浓度升高已经成为全球生态环境研究中的热点,本文主要研究了长白赤松和红松根际及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C、土壤酶活性以及根际/非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对高浓度CO<,2>的响应规律.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高浓度CO<,2...
【中文期刊】 贾夏 韩士杰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5年16卷7期 1295-1298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连续5年不同CO2浓度(开顶箱700μmol·mol-1、500μmol·mol-1、对照箱和裸地)处理的长白赤松和红松幼苗为研究对象,在2003年7~9月分别对幼苗根际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CO2处理对...
【中文期刊】 贾夏 韩士杰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4年15卷10期 1842-1846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连续5年在生长季以不同浓度CO2(700和500μmol·mol-1)处理的长白赤松和红松幼苗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纤维素分解月动态以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在秋季,红松和长白赤松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在不同浓度C...
【中文期刊】 周玉梅 韩士杰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2年13卷1期 41-44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选取长白山针叶树红松(Pinus koraiensis)、长白赤松(Pinus sylvestriformis)和阔叶树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wa)幼苗为研究对象,以开顶箱的方式控制CO2浓度为500和700μmolmo...
【中文期刊】 吴家兵 关德新 等 《生态学杂志》 2002年21卷5期 14-17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呼吸等生态过程都受温度的制约.对森林温度特征的研究,是揭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评估森林对环境综合效益的基础.早在20世纪初,德国学者Geiger[8]就作了赤松林气温日变化研究,随...
【中文期刊】 王仁卿 张淑萍 等 《生态学杂志》 2000年19卷3期 61-65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1 前言赤松(Pinus densiflora Sieb. Et Zucc.)天然分布于朝鲜、日本和中国,它在我国的天然分布从黑龙江东南部(宁安、东宁)、吉林东部(长白山)、辽东半岛经山东半岛(昆嵛山、崂山、沂山东部)到江苏东北部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