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
- 4
- 1
- 6
- 4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肖辉海 郝小花 《西北植物学报》 2020年40卷6期 957-96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从蛋白质表达水平了解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穗颈节间伸长机理,该研究以长穗颈(EUI)温敏核不育水稻'长选3S'为材料,温敏核不育水稻'培矮64S'为对照,采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分析方法,对2个水稻材料抽穗前2d的穗颈节间蛋白质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辉海 郝小花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6年24卷5期 524-53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从蛋白质表达水平了解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Oryza sativa)最上节间伸长机理,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方法对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及其eui突变体长选3S抽穗前2d的最上节间蛋白质进行了分离,并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较好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毅 何光华 等 《中国水稻科学》 2004年18卷3期 213-217页
【摘要】 在罗沙米的自然群体中发现一种隐性高秆突变体,秆型分析表明,突变体的株高增加主要是倒1节间伸长所致,属最上节间伸长型,是一种长穗颈突变.该突变还引起了剑叶和粒长发生显著变化.突变体/野生型、野生型/突变体的F1代全部为正常穗颈,F2代正常穗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蜀岚 杨仁崔 等 《植物学报》 2001年43卷1期 67-71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从水稻(Oryza sativa L.)协青早B的辐射M2群体中获得以最上节间伸长为特征的长穗颈高秆突变系协青早eB_1和协青早eB_2,与原品系协青早B的秆性状相比,协青早eB_2的第一节间长占总秆长的65.3%, 其第一节间的增长量占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辉海 郝小花 等 《植物学报》 2011年46卷2期 138-1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培矮64S为对照,采用田间调查和人工温度处理方法研究了温度对温敏核不育水稻(Oryza sativa)eui突变体(双低培eS)最上节间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双低培eS穗颈伸出度与抽穗前12-17天(花粉母细胞形成期至减数分裂期)的日均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所兵 朱镇 等 《遗传》 2007年29卷3期 365-37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02428h是从半矮秆材料02428体细胞培养后代中发现的隐性高秆突变体,其株高性状由1对长穗颈基因eui和1对半矮秆基因sd-1共同控制.以02428h与半矮秆材料南京11杂交的F2为作图群体,利用Gramene公布的SSR标记和根据N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力喜 于正芳 等 《生命科学研究》 2009年13卷4期 309-312页ISTICCA
【摘要】 利用水稻全基因组芯片和半定量PCR对水稻长穗颈eui突变体长选3S与对照培矮64S最上节间快速伸长期的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在检测到的56 983芯片杂交点只发现527个差异表达转录本,其中上调表达的362个,下调表达的165个.生物信息分析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辉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36卷1期 131-136页
【摘要】 [目的]揭示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双低培eS穗颈节间伸长的细胞学机制.[方法]以双低培eS为研究对象,以双低S为对照,于育性转换敏感期,在25℃人工气候条件下处理6 d,比较研究了双低培eS和双低S不同发育时期的穗颈伸出度、穗颈节间长度及节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