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韩仪 董妮 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37卷6期 901-9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间接粘结技术的临床效果,研究双层硅橡胶转移技术完成托槽从工作模型到牙面转移后托槽粘结的准确性,评价间接粘结技术对唇侧矫治托槽定位的影响,优化与简化间接粘结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恒牙期正畸患者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静 魏玉芬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8年18卷23期 68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口腔正畸术中间接粘结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牙列不齐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正畸术中粘接技术;观察组采用口腔正畸术中托槽间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开红 段昌华 《中国美容医学》 2008年17卷12期 1779-178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临床应用舌侧矫治技术这一美观的牙齿矫正方法的技工室准备、临床操作、患者的适应性、矫治效果等.方法:两例安氏Ⅱ类Ⅰ分类成年女性患者,不拔牙采用舌侧矫治技术.参照C.L.A.s.S.(Custom Lingual Applicati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吴秉 导师:谷志远 黄吉娜 浙江大学医学院 浙江大学医学部;浙江大学 口腔医学 口腔正畸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研究背景: 正畸托槽的准确粘固,是正畸治疗获得成功的前提。而间接粘结技术能使托槽准确粘结到牙面上。所谓间接粘结,是将正畸托槽及其附件粘结在工作模型上,然后通过某种转移装置,将这些粘结完成的托槽及其附件从模型上转移粘结到牙面上。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杨 《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37卷3期 165-168页
【摘要】 间接粘接技术包括传统间接粘接技术和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后者是数字化技术在口腔领域不断融入的产物.传统间接粘接技术对于正畸治疗效果的整体提升意义重大,提高了托槽定位的准确性,减少了部分操作时间.若要达到理想的矫治效果,要求转移托盘具备良好的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琳 张端强 《口腔医学研究》 2017年33卷6期 681-68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间接粘结技术是一种先将正畸托槽及附件粘结在患者的工作模型上,再通过转移托盘将托槽及附件粘于口内的技术.随着正畸技术的发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对托槽的精确定位、转移托盘的制作和粘结剂的比较作出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淞元 公柏娟 《海南医学》 2018年29卷18期 2592-2594页ISTICCA
【摘要】 当前使用固定矫治器已经成为世界各地临床正畸的主要方法.几十年来,固定矫治器粘结技术有了许多新进展,多种新型粘结剂和托槽材料被陆续发明和应用.由于酸蚀技术的普及和粘结剂的使用会对牙釉质表 面产生影响,所以在正畸矫正治疗结束时,如何使牙釉质表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向东 宋然 等 《北京口腔医学》 2017年25卷4期 226-22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比较三种粘结剂对正畸托槽间接粘结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需要正畸治疗患者60例,共计1200个托槽.随机分为三组,SondhiTM快速间接粘结剂组(A组)20例400个托槽、TransbondTM Supreme LV粘结剂组(B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颖颖 徐勤 等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38卷6期 565-56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3种不同酸蚀技术用于恒切牙冠折断冠再接的临床疗效.方法 63颗冠折恒切牙分为未露髓25颗,露髓38颗,按就诊顺序分别用随机数字表法各分为A、B、C3组(每组两项共计21颗),其中A组未露髓8颗,B组8颗,C组9颗.根据牙髓暴露情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野 邹霖 等 《天津医药》 2016年44卷5期 605-608,609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比较同种纤维桩核直接法与间接法修复前牙漏斗状根管之间微渗漏的差异。方法收集22颗上颌中切牙,完善根充后,制备漏斗状根管,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11个试件,A组直接法完成纤维桩核修复,B组采用间接法修复。通过500次冷热循环及24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