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
- 5
- 1
- 1
- 2
- 2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姜述斌 汪师贞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01年16卷6期 478-479页ISTICPKUCSCD
【摘要】 正确了解间隔部位隐匿性旁路诊断方法并与其它类型心律失常相鉴别,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经射频导管消融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宁 陈曼华 等 《心脏杂志》 2008年20卷3期 348-35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比较单极食管心电图和双极食管心电图对间隔部隐匿性旁路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证实的19例间隔部隐匿性旁路患者.消融术前经食管心房调搏诱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记录发作前后体表12导联心电图、单极食管心电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延庆 程晓曙 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3年8卷5期 353-354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总结、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右前间隔旁路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右前间隔旁路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患者共7例,显性者4例,隐匿性旁路3例.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提示为右前间隔旁路.用大头导管标测整个右前间隔区域,发现希氏束旁AV和/或VA融合...
【关键词】 R815 射频消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右前间隔部旁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力舒 姜述斌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4年8卷5期 290-291页ISTIC
【摘要】 <篇首> 在诊断间隔隐匿性房室旁路时,希氏束逆传不应期心室早搏刺激法是目前诊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重要的标准.但行此法检查时要求有持续发作的心动过速、心动过速时的周长保持恒定、心动过速时能够标测出清晰的希氏束电位,因此有时影响了其在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海燕 谢玲斐 等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7年7卷6期 398-40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食管电生理对隐匿性房室旁道定位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经心内电生理确诊并成功消融的隐匿性房室旁道患者术前食管电生理指标,观察心动过速诱发时体表心电图逆行P波形态、P波在V1及食管导联的先后顺序.结果 不同部位的房室旁路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洁 崔俊玉 等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6年15卷2期 111-113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诊断隐匿性房室旁路的简易方法.方法110例经心内电生理确诊并成功消融的隐匿性房室旁路患者.术前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观察S2R2有无跳跃性延长;记录心动过速时的体表心电图,观察逆传P波的方向及形态;同步记录食管与V1导联心电图,观察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珍峰 惠杰 等 《中国综合临床》 2008年24卷8期 785-78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显性房室旁道对心室除极波终末向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射频消融(RFCA)术证实的显性单房室旁道102例及隐匿性单房室旁道38例患者,经临床常规检查元器质性心脏病.将房室旁道分为后间隔(PS)、中间隔(MS)、前间隔(AS)、左后游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