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
- 1
- 11
- 2
- 2
- 2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顺泰 花宝金 《中医学报》 2017年32卷10期 1821-1823页ISTICCA
【摘要】 李东垣继承先贤理论,系统总结、阐发脾胃的生理功能与发病特点,形成了以脾胃功能为核心,气机升降为主线,甘温除热降阴火为具体措施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目前肿瘤的中医治疗同样强调改善脾胃的功能及气机的升降,与李东垣学说颇有相似之处.因此,深刻...
【关键词】 李东垣;“补中、升阳、降阴火”理论;肿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雪 李晓娟 《中医学报》 2015年30卷11期 1616-1618页ISTICCA
【摘要】 取象思维深刻影响着中医学观察研究人体的方式,其与解剖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对脾脏功能的初始认识,奠定了"脾主升清"理论来源的基础;五行与五脏配属关系及脏腑阴阳属性决定了"脾性至阴,五行属土"的属性特征,成为了"脾主升清"理论创生的内在原因;《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宇航 《中国针灸》 2010年30卷2期 147-14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介绍吕大谷教授在临床中运用"脾升胃降法"治疗高血脂、脂肪肝、肥胖症及代谢综合征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临床经验.该针刺疗法具有调节改善脾胃功能的功效,其针灸处方共选用20个腧穴,其中16个腧穴属于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吕教授根据中医阴阳学说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亚倩 王羽嘉 等 《中医学报》 2019年34卷10期 2070-2074页ISTICCA
【摘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病因为毒邪袭肺;根本病机为毒损肺络,正气亏虚;病理状态为毒虚共存;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毒邪痹阻肺络,日久排毒无力,毒邪续生则损络之势更盛.故该病的治疗原则为托毒通络,从气血两个角度入手以托毒,通过益气、养血和营以托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仪凡 王诗源 《河南中医》 2018年38卷12期 1787-1790页ISTIC
【摘要】 张仲景重视脾胃、以脾胃为本的学术思想渊源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虽然没有直接论述《黄帝内经》中的脾胃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内容,但是脾胃理论已被仲景运用于《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中.张仲景秉承《黄帝内经》有关胃气旨意,在其《伤寒杂病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红亮 《中医学报》 2018年33卷3期 419-421页ISTICCA
【摘要】 虚寒型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基本病机是正气虚衰,涉及气、血、阴、阳等多种因素,其中尤以脾胃损伤为主,临床多见一派虚寒之象,治疗当以彭子益先生“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理论为指导,以“推轴运轮,轴轮并用”为法则,以“首重中气,再顾四维”为治法,温补脾胃,...
【关键词】 虚寒型血管神经性头痛;“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理论;中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梦婷 《河南中医》 2018年38卷1期 26-29页ISTIC
【摘要】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应天时,邪不可犯.四时之气,寒来暑往,造就人生之阴阳,二十少阳,三十壮阳,四十后阴升阳降,洞明阴阳消长,能调七损八益,则身体轻强,如此内外双修,道生之境界亦有不同.盖以阴阳为之本,避虚邪,守精神,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雪青 《河南中医》 2017年37卷3期 381-382页ISTIC
【摘要】 饮食不规律,冷饮过度,偏食均可诱发糖尿病口腔溃疡,而“阴火”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内因,而内因主要指饮食失调.糖尿病口腔溃疡与气虚阴火病机最为密切,体质因素及体虚是两者的重要致病因素,改善体质、补虚是预防该病发生的关键.从“阴火”论治糖尿病口腔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凌香 吴深涛 《湖南中医杂志》 2017年33卷7期 29-30页
【摘要】 介绍吴深涛教授从阴火论治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经验.吴教授认为该病病理基础为阴火、浊毒,其基本病机为脾胃内伤,脾气亏虚,升降失常,而致阴火内生,壮火食气,反壅滞中焦,酿生浊毒,脉络受损,兼感外邪,发而为痹,故以甘温益气,升阳泻火,兼化瘀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薇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年02卷11期 129页MEDLINE
【摘要】 补中益气汤不仅是治疗脾胃病的经典方,其意义更在益气升阳:助阳气的生发,元气的通达,以维持机体阴阳气机的升降出人,使气充血畅,改善气虚血瘀病理状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换一批 加载中...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