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0814
- 2274
- 944
- 29
- 6
- 14073
- 3979
- 821
- 796
- 511
- 1197
- 968
- 886
- 851
- 8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金锐 张冰 等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11年09卷1期 15-21页 SCI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运用信息熵理论对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中医阳虚或阴虚证候动物模型的生化指标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模型状态特征,为界定和阐释模型状态奠定基础.方法:收集4批实验共24组不同造模条件(造模剂种类、造模剂量和造模时间)下模型的生化指标数据作为数据源,...
【中文期刊】 郑绍勇 《中国全科医学》 2018年21卷1期 109-113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阴虚型糖尿病的组方规律.方法 于2016-07-20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与中医药治疗阴虚型糖尿病有关的文献,检索时间为1979-01-01至2016-07-20.参照《中药学》对纳入文献的中药名称主题词进行规范化处理.采...
【中文期刊】 黄坡 卢幼然 等 《世界中医药》 2018年13卷10期 2387-2389页 ISTICPKUCA
【摘要】 察舌苔是我们临床中诊察疾病最直接的、最常用的方式,同时舌苔亦是反应人体疾病虚实寒热状态最为直接的外在体现.常规情况下,腻苔在临床中多主湿热、痰浊,而特殊情况下,阴虚、中气虚弱亦可出现腻苔,因此,临床中应该做到知常达变,不拘泥于常规,不受限于...
【中文期刊】 毛连根 刘昌铭 等 《世界中医药》 2017年12卷12期 2889-2891,2896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究知柏地黄丸(Zhibai Dihuang Granule;ZDG)对阴虚"上火"证血清抗炎凝血蛋白的影响.方法:通过腹腔注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处理SD大鼠建立阴虚模型.在该模型基础上往大鼠牙...
【中文期刊】 刘昌铭 毛连根 等 《世界中医药》 2017年12卷12期 2876-2880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知柏地黄丸治疗阴虚"上火"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应用iTRAQ-2DLC-MS/MS蛋白组学技术检测阴虚"上火"大鼠在知柏地黄丸治疗前后的血清蛋白组学表达谱,筛选并鉴定与知柏地黄丸治疗作用相关的蛋白质群,并应用生物信息学对差异表达的...
【中文期刊】 李荣科 李海龙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36卷10期 2309-2311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当归对阴虚哮喘小鼠的平喘作用及对水通道蛋白(AQP)1、AQP5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组、3个当归剂量组、当归与地塞米松组,通过注射卵清白蛋白(OVA)致敏、吸入OVA激发复制哮喘模型,实...
【中文期刊】 赵地 郭伟星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31卷4期 307-30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探讨阴虚毒瘀病机与冠心病的相关性.认为冠心病的基本病机主要有虚实两个方面,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阴两虚多见,标实主要为血瘀、热毒互结,病位在心,而涉及肝、脾、肾;以阴虚毒瘀为主要病机,滋阴活血解毒是为其主要治法.
【中文期刊】 张皆佳 沈世豪 《中国全科医学》 2013年16卷21期 2527-2529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糖耐量异常(IGT)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为在"治未病"思想指导下开展IGT的中医干预研究提供客观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IGT诊断标准及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新泾...
【中文期刊】 徐启华 胡明华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年18卷11期 307-31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前文献报道的虚证动物模型包括气虚、血虚、阳虚和阴虚4种类型.在中医证候模型上,以扶正固本理论为指导研究中药的干预作用,对于阐述中医从整体出发、调动机体内在因素、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以达到治疗虚证的目的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经过学者们的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