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017
- 18
- 2
- 1331
- 72
- 39
- 29
- 25
- 122
- 76
- 75
- 51
- 4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磊 曾祖贤 等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5年46卷2期 19-22页
【摘要】 失眠是以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病症,其基本病机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不良的生活作息以及渐增的社会压力导致邪实久积人体,化热伤及阴精,阳气旺盛亢于外而成"外阳内阴"的倒置之"体",阴阳运动后互相背离发为失眠.中焦泛指脾胃,脾主运化,脾胃为气...
【中文期刊】 王怡 张继伟 等 《江苏中医药》 2024年56卷2期 45-48页 ISTICCA
【摘要】 "木郁达之"出自《黄帝内经》,结合历代医家的理解和对现今临床实践的总结,"木郁达之"理念已不拘于疏肝理气一法,更应包括燮理肝之阴阳,使肝"体阴用阳"的结构、功能调和通达.随着当前生活节奏的加快,焦虑、失眠、抑郁等情志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且反复难...
【中文期刊】 胡跃强 刘布谷 等 《中医药通报》 2024年23卷8期 5-7,26页 ISTIC
【摘要】 "阴阳本体结构理论"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扶阳学术流派研究室在国内首次提出,其理论核心为"内阳外阴".人体从"内阳外阴"的"正"状态向"外阳内阴"的"邪"状态偏离导致了疾病的发生,而中医辨证论治的目的就是扶正祛邪,恢复人体正常的"内阳外阴"的状...
【中文期刊】 粟胜勇 张熙 等 《世界中医药》 2023年18卷17期 2519-2523页 ISTICPKUCA
【摘要】 以阴阳体用关系为理论指导,认为阴阳的升降运动是升已而降,降已而升的一气周流圆运动,若阳气升不利,其降亦不利,降不利,其升亦随之受影响,而抑郁的产生是由于阳气升发不利所致,失眠的产生是由阳气下降潜藏失常所引起,其一气周流圆运动失常,阳气偏离其...
【中文期刊】 蔡泳源 李雪莹 等 《环球中医药》 2023年16卷12期 2483-2488页 ISTICCA
【摘要】 本文基于"心阴阳体用"理论,探讨肥厚型心肌病的中医病机和分期辨治思路.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心在先天阴体结构、后天阳用功能上相继病变、交错影响的疑难重病.本文通过理清其"体阴、用阳"内涵及二者间的生理联系,提出肥厚型心肌病是以"禀赋不良、心体受损...
【中文期刊】 粟胜勇 张熙 等 《世界中医药》 2022年17卷10期 1415-1418页 ISTICPKUCA
【摘要】 以阴阳体用关系为理论指导,从调整阴阳使其回归本位的角度出发,分析围绝经期失眠阳不入阴的关键影响因素,论述基于阴阳体用关系指导下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思路.围绝经期阴虚、阳虚或阴阳两虚均可导致阳气浮越于外上,不能顺利潜藏于内下本位,阳不入...
【中文期刊】 赵洋洋 李彬 《医学与哲学》 2021年42卷9期 37-41页 ISTICPKU
【摘要】 以体用理论与阴阳理论为基础,将二者结合并建构"体用—阴阳"方法论.假《易》阴阳爻象之数术变化,从二阴二阳之云雨生成至三阴三阳之开枢阖论角度阐述"体阴用阳"与"体阳用阴"的二维及三维架构机理,从而规范"体用—阴阳"的使用准则,奠基传统辩证法在...
【中文期刊】 强睿 吕文良 《环球中医药》 2022年15卷1期 96-99页 ISTICCA
【摘要】 "肝体阴用阳"源出叶天士,揭示了肝脏之脏器结构与功能活动之间的关系,也是对肝脏生理特点和病理变化的高度概括,历代医家对其内涵均有阐释,指导辨证施治,临床上诸多疾病都有从"肝体阴用阳"研究的相关论述."五脏皆体阴而用阳"是对"肝体阴用阳"观点...
【中文期刊】 孙广仁 刘瀚阳 《山东中医杂志》 2022年41卷6期 600-603,619页 ISTIC
【摘要】 河图医学是依据阴阳二分和河图图式而建立的一种自然环境的四时、四方与人体五脏之间相通应的医学理论体系.主要包括:①四时五脏阴阳理论及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②脏气升降运动体系;③四象体质理论体系;④药物的四气五味和四时用药理论;⑤药物的气味厚薄...
【中文期刊】 钟缘 蒋鹏飞 等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18卷3期 188-191页
【摘要】 "体阴用阳"作为中医基础概念,常用于描述肝的功能特性,目亦具备"体阴用阳"的功能特点.中医学将视神经称为"目系",目系疾病作为眼科常见病,常笼统包括在内障疾病中,多未单独立论.从说文解字的角度分析"体""用"的概念及其在目系疾病中的意义,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