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
- 1
- 1
- 4
- 1
- 2
- 1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向军 刘艳红 等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15年10卷4期 14-1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兔腓肠神经伴行血管逆行阻隔延迟皮瓣转位的最佳手术时间,为该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格法将20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制作双后肢腓肠神经伴行血管逆行皮瓣,每组20个皮瓣.实验组采用阻隔延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众利 张伯勋 等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2年27卷5期 457-4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新西兰兔背部形成双蒂阻隔皮瓣,阻隔物为医用硅膜.分别测定皮瓣蒂部、末端及中部三点的毛细血管压力值.结果表明,阻隔皮瓣存活长度随迟延时间增加而增加;阻隔双蒂皮瓣中部毛细血管压低于两蒂部,延迟前4天,中部毛细血管压逐渐增高;断远端蒂后,毛细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众利 张伯勋 等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1年26卷12期 924-92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新西兰兔42只,随机分为正常、即刻、阻隔延迟1、4、7、14、21天共7组.观察阻隔皮瓣在超长宽比(10∶1)存活时,皮瓣组织内乳酸(Lac)、葡萄糖(Glu)的代谢变化.阻隔延迟皮瓣断远端蒂后,测定各组皮瓣蒂部、末端及中部3点的Glu、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德运 谢卫国 等 《中华烧伤杂志》 2008年24卷4期 294-29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近年来随着皮瓣解剖学的不断发展,体表大部分区域已能采用带血管蒂的岛状皮瓣一次性修复,但在特殊情况下,某些轴型皮瓣的远端有时需要通过延迟预构的方法来扩大面积、增加长度,以扩大修复半径.2001-2008年,笔者单位利用阻隔式延迟技术获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伯勋 梁雨田 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1996年2期 81-8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增加随意皮瓣的长度,于1991年1月-1994年7月,设计了双蒂随意皮瓣。在此瓣纵轴的两侧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达深筋膜浅层,游离其皮下组织,而皮瓣纵轴的两极不作切口,即形成两极双蒂皮瓣。于皮瓣下放置医用硅胶膜,以阻隔皮瓣血液循环产生延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艳红 第十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暨福建省第八次烧伤外科学术研讨会 2013年
【摘要】 目的 在新西兰大白兔建立腓肠神经伴行血管逆行阻隔延迟皮瓣模型,探讨兔腓肠神经伴行血管逆行阻隔延迟皮瓣转位的最佳手术时间,为该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格法,将20只新西兰大白兔两后肢建立腓肠神经伴行血管逆行皮瓣(40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思浩 导师:陈振雨 青岛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整形外科)(硕士) 2005年
【摘要】 目的:探索延迟皮瓣断蒂最佳时间及方法改进,为皮瓣移植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采用白小猪3只,设计任意皮瓣12个,分为实验组(6个),对照组(6个)。于术后第2天开始连续检测皮瓣中点微血流灌注,至第5天行断蒂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橡皮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