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
- 3
- 1
- 9
- 2
- 1
- 1
- 1
- 3
- 3
- 3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众利 张伯勋 等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2年27卷5期 457-4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新西兰兔背部形成双蒂阻隔皮瓣,阻隔物为医用硅膜.分别测定皮瓣蒂部、末端及中部三点的毛细血管压力值.结果表明,阻隔皮瓣存活长度随迟延时间增加而增加;阻隔双蒂皮瓣中部毛细血管压低于两蒂部,延迟前4天,中部毛细血管压逐渐增高;断远端蒂后,毛细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鸿 陈方海 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1999年13卷2期 91-9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为增大带蒂筋膜皮瓣的成活面积,设计了多蒂阻隔随意筋膜皮瓣.方法在传统阻隔式皮瓣的基础上,根据创面及邻近组织的损伤程度,设计2~4个蒂宽1.5~3.0 cm相互垂直的蒂.在小腿深筋膜下游离后置入医用不锈钢薄片,阻隔3~6天后断侧蒂,形成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向军 刘艳红 等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15年10卷4期 14-1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兔腓肠神经伴行血管逆行阻隔延迟皮瓣转位的最佳手术时间,为该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格法将20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制作双后肢腓肠神经伴行血管逆行皮瓣,每组20个皮瓣.实验组采用阻隔延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向党 张伯勋 等 《医疗卫生装备》 2008年29卷6期 17-1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单蒂阻隔皮瓣模型,用以观察药物对皮瓣存活长度的影响.方法:以鼠背部中线为中轴,以两侧髂嵴连线为蒂,形成一个1.5 cm×6 cm的单蒂皮瓣,其全长自皮肌层下与深筋膜游离,下垫置医用硅膜,硅膜以不露出切口又起到阻隔真皮血运为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新宇 崔成立 等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6年28卷6期 542-544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静脉血营养静脉皮瓣的成活机理.方法:20只成年兔被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制成阻隔式皮瓣.结果:阻隔式静脉皮瓣的成活率与原位缝合静脉皮瓣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受区与静脉皮瓣之间的侧支吻合对静脉皮瓣成活的影响不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天南 赵晓芳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6年27卷2期 28-3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索皮温测定与阻隔式皮瓣成活的关系,为皮瓣血供判断提供一新的定量指标.方法选用5头版纳微型猪,共制作7组,每组两个皮瓣,采用左、右侧自身对照,经阻隔迟延术后第3、7、10、20天,第3、7、10天用皮温测定仪测定其皮温.结果术前二者皮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伯勋 李众利 等 1997年20卷3期 210-21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索阻隔皮瓣内血管、血流变化的规律及其与皮瓣存活的关系。方法::通过在新西兰兔背部设计两极双蒂阻隔皮瓣,阻隔物为医用硅膜。然后在皮瓣近端、中部和远端三部分分别测量血流值;绘制血流图;光镜下观察皮瓣组织结构变化,并计算皮瓣各层血管数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建波 方睿才 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1997年4期 247-25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索阻隔式皮瓣的血供机制并确定其转位的时机和标准,选用版纳微型猪5只,采用左、右侧自身对照,经阻隔迟延术第3,7,10及20天,转位术后第3,7,10天进行大体观察、超声多普勒、皮瓣表面皮肤温度测定及组织学检查。结果发现,实验组转位后皮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建波 方睿才 等 《中华骨科杂志》 1996年16卷3期 156-15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作者报道了我院采用阻隔式皮瓣迟延法修复皮肤缺损骨外露共14例,取得了良好效果。尽管此法有其优点,而且是其他局部转位皮瓣所不能比拟的,但也有其不完善之处,如手术次数多,整个手术完成周期较长。皮瓣血运训练较麻烦,其可靠性有待研究,病人有一定痛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