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2
- 3
- 5
- 4
- 3
- 2
- 1
- 8
- 4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尚元正 刘彦平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3期 5621-56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互惠共生指双方物种都能通过对方增加适合度的种间关系.榕树与榕小蜂的传粉关系是自然界中典型的互惠共生系统,这种互惠关系发生在榕果中,也就是榕果是种间作用的场所,榕小蜂在其中传粉和产卵.由此,可以把榕果看作榕小蜂的生境斑块,利用集合种群理论框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鲁庆彬 王小明 等 《生态学杂志》 2004年23卷6期 63-7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环境问题的改善是生态与环境学家所面临的挑战之一,其核心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性遭到极大的破坏,最明显的表现是生境破碎和栖息地丧失.本文探讨了集合种群理论的形成与成因,概述了该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及应用前景.在集合种群理论应用于生态恢复实践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淑清 方精云 等 《生态学报》 2001年21卷7期 1171-11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全球面临着生境破碎化的危机.物种保护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并不是所有的人对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产生及其关注的海洋岛屿都很熟悉,但是越来越多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栖息地的丧失和破碎化都是有目共睹的.岛屿生物地理学和集合种群理论是目前物种保护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大勇 杨允菲 《生物多样性》 2014年22卷3期 348-35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物种多度-分布关系是生物多样性科学的关键问题之一,但目前对其解释尚未有统一的观点,生态幅假说和集合种群动态理论是其中两个有代表性的假说.作者以松嫩平原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甸的代表性群落羊草-杂类草群落斑块为研究对象,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尚元正 导师:张锋 王瑞武 安徽大学 其他 资源与环境(硕士) 2024年
【摘要】 互惠共生指双方物种都能通过对方增加适合度的种间关系,它在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部分相互作用关系的丧失很可能导致整个局域生态系统崩溃,由此加剧全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破坏的影响。因此探究维持互惠关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勇 导师:刘来福 北京师范大学 数学 应用数学(博士) 2008年
【摘要】 集合种群理论是空间生态学的重要组成内容,是研究破碎化景观中物种种群动态的一个有力工具,在种群生态学和保护生态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已广泛应用于种群动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集合种群理论,并将其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惠苍 导师:李自珍 兰州大学 数学 应用数学(硕士) 2001年
【摘要】 该文将关联函数模型与网格自动机模型结合起来,用以建立新的模型,又利用二维高斯函数与模糊集合论中的隶属函数,建立新的生境形式.文章基于此新模型,对集合种群的续存与对生境破坏的反应等基础性问题作了探讨,并给出了集合种群生境容纳量的概念.希望该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丽娟 王万雄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期 291-2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Allee效应与种群的灭绝密切相关,其研究对生态保护和管理至关重要.Allee效应对物种续存是潜在的干扰因素,濒危物种更容易受其影响,可能会增加生存于生境破碎化斑块的濒危物种的死亡风险,因此研究Allee效应对种群的动态和续存的影响是必要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海 王俊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15期 4117-41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简介了恢复生态学中常用的生态学原理,以及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状态过渡模型及阈值、集合规则、参考生态系统、人为设计和自我设计、适应性恢复等理论;从生境、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尺度层面,以及将全球变化与人类干扰纳入生态恢复范畴等方面介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增祥 陈尚 等 《生态学报》 2007年27卷1期 304-3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岛屿生物地理学和集合种群理论是目前生物多样性保育所依赖的主要生态学理论.人们通常强调这两种理论的区别,对它们之间的关联却很少注意到.事实上,这两种理论是同根同源的.以经典集合种群理论的创始者R. Levins对他与岛屿生物地理学的创始者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