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
- 9
- 2
- 4
- 3
- 3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贺康宁 张光灿 等 《林业科学》 2003年39卷1期 10-16页
【摘要】 2000年在山西方山,采用LI-6200光合测定系统和LI-1600稳态气孔仪,对不同集水措施试验地的刺槐、侧柏和苹果的生理指标进行了实地观测,并辅以相同树种实地盆栽苗木水分胁迫条件下的林木生理指标观测,研究了林木净光合速率、羧化效率、水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新晓 陈丽华 等 《水土保持研究》 2008年15卷1期 23-27,31页
【摘要】 选取4种不同的坡面集水处理(有机硅、拍光、地衣和草坡)措施,探讨抗旱造林的坡面集水技术对降雨集水量、集水率的影响,以及坡面集水处理对林木生长的影响,旨在为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和具体的抗旱节水造林方案.结果显示,集水量和集水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翠叶 丁云春 《西藏科技》 2006年11期 50-52页
【摘要】 通过对国内外集水节水技术应用的简要介绍,对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流域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运用该技术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建议建立试验示范区,经过一定的试验论证后,再推广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玉兰 蔡年辉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1年12卷6期 982-9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云南松是西南地区造林的先锋树种,对其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也较多,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一优良的林木资源,本文从形态、染色体、生理生化和DNA水平对云南松种质资源多样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云南松种质资源遗传基础研究工作进行展望,旨在为推动云南松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晗生 王青宁 《西北植物学报》 2004年24卷9期 1760-176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确保植被,尤其防蚀植被的建造达到预期目标,本文对植被建造技术措施的选择与应用进行了探讨.认为突出一般人工林的自然化特点,明确将其与集约经营的人工林区别开来.商品林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森林,它属于作物栽培范畴也有一定的根据.分析表明"杂草"概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余艳 刘朝霞 等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4年35期 5311-5311页
【摘要】 本文以丘陵沟壑和硬梁地相对集中的准格尔旗为试验地点,采取鱼鳞坑和水平沟的整地方式进行造林试验,并在鱼鳞坑整地区域设置径流小区,观测其蓄水保土性能,从而研究整地对抗旱所起的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萍 朱清科 等 《农业工程学报》 2011年27卷7期 76-81页
【摘要】 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降水是限制植被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鱼鳞坑作为一种集水措施在人工造林中被普及推广.为研究鱼鳞坑雨季的集水功能,对样地鱼鳞坑内部、上部及侧面坡面典型部位的土壤水分进行了连续性监测,结果显示:7-8月,鱼鳞坑内的平均土壤含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阮秀春 斯金平 等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6年23卷5期 595-598页
【摘要】 历时4 a,调查了我国27个县(市)雷公藤属Tripterygium种质资源,建立种质资源收集库,定期观察雷公藤母本及无性系表型性状和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种质雷公藤的萌蘖性、生长势与造林成活率均存在差异,雷公藤T.wilfordii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桂萍 叶晓燕 等 《江西林业科技》 2006年5期 27-28页
【摘要】 对黧蒴栲的种子采集、处理,种子大小、千粒重、优良度及田间育苗方法进行了试验,对其苗木生物量分布及苗高生长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7月中旬至9月下旬为苗高生长高峰期,以8月生长最快,期间要加强肥水管理,促进苗木生长;1年生苗高平均63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淑明 孙长忠 等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4年19卷1期 36-38,63页
【摘要】 采用人工供水的方法,研究了油松、侧柏、刺槐人工幼林林地土壤水分年变化规律.根据土壤水分对林木的有效性,提出了人工林土壤水分的补偿方法及各树种的集流面积.结果表明,在3个树种中,刺槐林地的难效水频率最高,侧柏的最低.初步提出了在黄土高原年降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