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8
- 71
- 9
- 1
- 22
- 8
- 8
- 3
- 2
- 15
- 14
- 8
- 8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徐威 曹佳惠 等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16卷3期 354-356页 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调频连续波雷达的无感健康监测系统在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2年9月23日至2022年10月31日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心内科住院接受治疗的心律失常或疑似心律失常患者60例,采用自身对照实验,对同一患者采用床旁...
【中文期刊】 王健琪 张杨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4年45卷11期 1201-1205页
【摘要】 本文介绍一种新概念雷达——生物雷达.该雷达以电磁波为探测媒介,可穿透非金属介质(衣服、被褥、砖墙、废墟等)获取生命体的生命特征.文章阐述了生物雷达探测生命体的基本原理和几种关键技术,包括呼吸、心跳、血压等生命特征雷达式捕获技术和穿透复杂介质...
【中文期刊】 黄文哲 宫佳 等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38卷3期 8-13页 ISTIC
【摘要】 目的 提出一种非接触辨识人与动物的生物雷达信号处理算法,以增强辨识准确性和鲁棒性.方法 采用中心频率7.29 GHz、带宽1.4 GHz的片上超宽带生物雷达系统采集人体与动物在自由空间条件下的雷达信号,经直流滤波、低通滤波、自适应滤波算法进...
【关键词】 超宽带生物雷达; 人与动物辨识; 非接触智能化健康监测设备;
【中文期刊】 薛慧君 张科强 等 《医疗卫生装备》 2023年44卷10期 95-101页 ISTICCA
【摘要】 介绍了可穿戴式和非可穿戴式人体睡眠监测设备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各类睡眠监测设备在睡眠监测中的优势与局限性,指出了基于生物雷达的非可穿戴式人体睡眠监测设备不受环境噪声和光线制约,更适用于日常非接触家庭式睡眠监测.
【中文期刊】 封洪强 姚青 等 《植物保护》 2023年49卷5期 229-242页
【摘要】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传感器、遥感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虫情测报灯、智能性诱捕器、昆虫雷达、无人机遥感、卫星遥感、智能识别App等现代智能农作物病虫监测装备及重大病虫害实时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步...
【中文期刊】 许文涛 唐文坚 等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3年40卷4期 79-87页
【摘要】 山区局地降雨是诱发暴雨山洪的最主要因素,加强山区小流域雨量监测,分析致灾临界雨量指标值并及时发布有效预警信息,是降低山洪灾害损失的有效非工程手段.目前针对暴雨山洪灾害研究主要集中在短时临近预报预警领域,对山洪监测技术适用性研究不足,山洪暴发...
【中文期刊】 夏祥鳌 田玉芳 等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3年38卷7期 1077-1087页
【摘要】 经过50年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华北香河气候与环境综合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香河站")已具备从边界层到中高层气候环境的综合探测能力,加入了多个国内外大气探测网,是国际上少有的大气综合野外科学试验站.21世纪以来,香河站开展...
【关键词】 臭氧; MST雷达; 气溶胶-云-辐射相互作用;
【中文期刊】 章坚 凌海波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2年41卷5期 531-534页 ISTIC
【摘要】 目的 对新型远程雷达监测设备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共纳入26名受试者,每名受试者用多导睡眠监测仪(pol...
【中文期刊】 路国华 李钊 等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19卷7期 1-5页 ISTIC
【摘要】 目的:设计非接触式睡眠呼吸暂停监测和报警装置,通过手机屏幕实时显示呼吸波形并发出警报,以提高睡眠呼吸暂停检测的准确度.方法:利用生物雷达传感器采集人体的呼吸信号,通过信号调理模块完成滤波、放大等信号预处理,使用STM32F407单片机进行模...
【中文期刊】 方震 简璞 等 《雷达学报》 2022年11卷3期 499-516页
【摘要】 非接触式的医疗健康监测系统解决了用户依从性问题,避免了佩戴电极、传感设备进行监测带来的不舒适感,更有助于将健康监测融入日常生活.非接触式监测手段具有持续地监测用户健康状况的潜力,能够在突发急性医疗事件出现时及时示警,且能够满足新生儿、烧伤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