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83
- 24
- 8
- 159
- 88
- 10
- 5
- 3
- 79
- 76
- 43
- 23
- 2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熊玉洁 熊双琳 等 《江苏中医药》 2025年57卷2期 21-24页 ISTICCA
【摘要】 青春期后女性痤疮是指女性患者在25岁以后仍罹患痤疮,病情常迁延难愈.痤疮因其损容性,易同时导致患者产生抑郁情绪,致"形神同病"."形神一体观"强调形神相须,形神一体,在治疗疾病本身的同时注重患者精神情绪的调节.青春期后女性痤疮的形神病变常与...
【中文期刊】 姜懿轩 卢益萍 《亚太传统医药》 2025年21卷3期 104-108页
【摘要】 女性青春期后痤疮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皮肤疾病,具有独特的发病特点.卢益萍教授总体把握病位在肺,与肝、肾密切相关,病性常属寒热错杂,兼血瘀、肝郁、肾虚.在自拟方"痤疮煎剂"基础上结合四逆散加减治疗,清热解毒同时祛邪解郁、引火归元,以达阴阳平衡,并...
【中文期刊】 胡博 曹云松 等 《环球中医药》 2024年17卷2期 288-291页 ISTICCA
【摘要】 青春期后中、重度痤疮是皮肤科临床的常见病与难治病,因其多发生于面部且缠绵难愈,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容颜美及身心健康."肝失疏泄"是痤疮的核心病机之一,"从肝论治"是该病治疗的重要切入点."肝气虚"是指肝之疏泄不及所致的证候,亦是中医"肝病"致...
【中文期刊】 梁韦巍 隋秀林 等 《光明中医》 2024年39卷15期 3125-3128页
【摘要】 近年来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发病率不断提高,相较于青春期痤疮,女性青春期后痤疮在病因病机、发病特点、治则治法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分析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临床表现,发现其符合《伤寒论》中少阳、太阴经合病的论述,故文章从少阳枢机不利、太阴寒湿困脾2...
【中文期刊】 岳扬 徐翠萍 等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45卷3期 64-69页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当归芍药散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当归芍药散的活性成分与相应靶点,利用GeneCard数据库获得痤疮相关的疾病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3.7.2软件构建蛋...
【中文期刊】 曾言敏 贾一飞 等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43卷7期 81-84页
【摘要】 青春期后痤疮以成年女性为主要发病人群,本病作为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具有一定的损容性且容易反复,易对患者身心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近年来研究发现肠-脑-皮轴理论在痤疮的发病机制中有较大作用.而本病中医病机与气机失调、津液输布障碍关系密切,这与肝...
【中文期刊】 付红娟 米新陵 等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34卷6期 539-541页
【摘要】 痤疮是常见的一种皮肤科损容性疾病,好发于青春期,常见于面部[1].我国女性青春期后痤疮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皮损常在月经来潮前加重,部分患者伴胸胁胀闷、烦躁易怒、月经不调等[2-3].目前,西医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主要采用口服药物和外用药物...
【中文期刊】 刘菊花 文晓懿 等 《中国当代医药》 2024年31卷33期 34-37页 CA
【摘要】 目的 探讨微针射频联合蓝极光在青春期后痤疮(PA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9月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门诊部收治的84例女性PAA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外用克林霉素溶液及阿达...
【中文期刊】 张佳玉 《中国美容医学》 2023年32卷2期 203-206页 ISTICCA
【摘要】 以"女子以肝为先天"的思想理论为主导,结合情志对女子的影响,从肝的生理病理、肝的经络循行、女性生理特征等方面探析肝与女性痤疮的关系,并基于此理论思想,探究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中医治疗方案,应内治以疏肝为主,辅以清肺、理脾、滋补肝肾,调理冲任等...
【中文期刊】 朱慧 周丽琴 等 《江西中医药》 2023年54卷7期 44-47页 CA
【摘要】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加减联合中药面膜治疗肝郁血热型青春期后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对负性情绪的改善情况.方法:纳入我院门诊符合诊断标准患者 6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给予多西环素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软膏,观察组给予丹栀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