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5
- 14
- 3
- 2
- 1
- 1
- 6
- 4
- 4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廖艳梅 尹林江 等 《生态科学》 2023年42卷2期 111-118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为揭示贫困山区不同地貌形态下土地利用在地形梯度上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以毕节市为研究区,将其划分为喀斯特区与非喀斯特区,以2009年与2018年土地利用数据和DEM为数据源,运用地形位指数、地形分布指数等方法,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在不同地形梯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洢杋 杨峻晖 等 《南方农业学报》 2023年54卷1期 110-118页
【摘要】 [目的]比较漓江流域喀斯特和非喀斯特森林植物叶片—根系—凋落物的磷含量及土壤磷含量和无机磷分级特征,为深入认识喀斯特森林磷循环过程,促进退化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恢复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在广西桂林漓江流域选取典型喀斯特和非喀斯特森林样地,采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文豪 石慰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24期 8708-87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广西地区植被调查集资料总共365个群落样方(样方面积在300-1000 m2,50%左右为400 m2)为基础,将样方分为海拔≤1000m喀斯特和非喀斯特森林以及海拔>1000 m的非喀斯特森林三类生境,探讨这3种生境森林物种丰富度和群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一思 石慰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24期 8750-875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藤本植物是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的重要组分,在过去几十年中藤本植物多样性在热带森林增加,有可能导致森林的多样性减少,碳储量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引起广泛关注.以《广西植被志要》中共355个样地数据(喀斯特森林、海拔1000 m以下的非喀斯特森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超尤 李富祺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5年36卷3期 791-80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广西雅长兰科植物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林与非喀斯特林木本植物、地表昆虫、土壤细菌和真菌为研究对象,探讨植物群落、林分结构、土壤因子和凋落物因子对不同生物类群群落组成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喀斯特林植物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指数、Simp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悟生 陆树华 等 《广西植物》 2015年3期 309-316,3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种—面积关系是生态学研究中的基本格局之一,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和生物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不同区域最优种—面积关系模型的选择和取样调查方式对种—面积关系的影响目前仍未十分明确。广西北热带是喀斯特和非喀斯特混合分布的区域,生物多样性丰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路路 刘子琦 等 《水土保持研究》 2020年27卷1期 119-125页
【摘要】 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饱和导水率(Ks)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准确了解喀斯特地区的土壤水文过程、水土保持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揭示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Ks的影响,测定了0-50 cm土层的土壤饱和导水率、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迪 倪忠云 等 《地质力学学报》 2018年24卷2期 263-273页
【摘要】 针对现有基于像素的监督和非监督分类方法在地质环境复杂、地形起伏较大、阴影明显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难以满足石漠化信息提取精度要求的问题,采用基于纹理特征数据和地形数据辅助面向对象方法进行喀斯特地区石漠化信息的提取.该方法首先依据石漠化分布在T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天波 宋亦希 等 《动物学研究》 2013年34卷3期 145-151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岩溶地貌,表土层薄,储水度低,地表水奇缺,动物可能因水源而改变其活动范围和规律.2006年3月-2007年6月和2010年10月-2011年5月,该实验利用红外线相机在兽类通往水源地之间,即兽径上(如足迹和粪便)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莫晓芫 张强 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25年44卷4期 355-3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索适应不同生境基质植物基因组特征变异规律,本研究以生长在喀斯特石灰岩上特有种广西天葵(Semiaquile-gia guangxiensis)和与之近缘且主要生长在泥土上的广布种天葵(Semiaquilegia adoxoides)为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