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8
- 5
- 2
- 27
- 8
- 4
- 3
- 3
- 26
- 10
- 4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戎疆 《动物学报》 2001年47卷6期 699-703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粪便DNA分析是一项新发展起来的从粪便中获取动物DNA并用于相关研究的技术,该技术有助于分子生态学研究中所遇到的取样难题.通过对粪便DNA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研究进展情况的介绍,提供了该技术不仅能用于分子生态学的许多研究领域,而且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吉晟男 肖能文 等 《四川动物》 2018年37卷1期 8-14页ISTICPKU
【摘要】 为研究圈养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对夏季高温刺激的生理应答,采用非损伤性取样法和放射性免疫法,随机选取5个圈养家族群中的成年雄马、成年雌马和成年带驹雌马各5匹,对其夏季高温期粪便内糖皮质激素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代谢产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小澄 杨婧 等 《兽类学报》 2025年45卷3期 345-35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随着北京市自然生态环境逐渐改善,野猪(Susscrofa)的种群数量不断增长,造成局部危害,对野猪种群遗传结构进行监测有助于制定种群长期防控管理措施.本研究使用非损伤采样和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对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猪种群的性别结构、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君 王东 等 《四川动物》 2013年32卷6期 853-856,861页ISTICPKU
【摘要】 为了减少和改变对濒危野生鱼类的大量伤害性取样,本文探索了从非损伤性取样的鱼类体表粘液样品中提取鱼类基因组DNA的方法,并用常用的两种分子标记(Cyt b和D-Loop)检测了分离到的粘液DNA.结果表明,从非损伤性取样的鱼类粘液样品中能够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璐 岳曦 《四川动物》 2007年26卷1期 224-226页ISTICPKU
【摘要】 非损伤性取样即在不捕获、触及,甚至是未亲眼见到动物的情况下,收集不同形式的样品获取样品中的DNA.通过介绍各种类型非损伤性取样的研究进展,就该取样存在的问题及现有解决方法进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对非损伤性取样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以期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志敏 王慧娟 等 《遗传》 2006年28卷6期 665-67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沿用本室改进的粪便提取方法,参照马来熊BDNF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首次从亚洲黑熊粪便DNA中扩增和克隆到包含完整核BDNF基因的753 bp片段,以毛发作阳性对照并进行重复实验,获得稳定一致结果.序列分析表明,亚洲黑熊的BDNF基因非常保守,...
【关键词】 亚洲黑熊;粪便DN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宏毅 鲍毅新 等 《生态科学》 2006年25卷2期 158-161页ISTICPKUCSCD
【摘要】 采集了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的新鲜粪便以及在野外自然条件下保存较长时间的粪便样品,晾干后带回实验室,提取其DNA;同时提取黑麂肌肉、皮张样品的DNA,用以对比粪便样品的提取效果.电泳检测结果显示,此方法使用实验室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水云 裴渭静 等 《兽类学报》 2004年24卷2期 182-18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处于濒危状态的原因很多,前期研究表明大熊猫患病死亡是其种群数量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以消化系统疾病最为严重[1].
【关键词】 大熊猫;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粪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辅文 饶刚 等 《兽类学报》 2001年21卷2期 143-15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由于珍稀濒危动物的种群生存状况相当脆弱,已不允许进行破坏性的取样活动,因而长期以来,对这些动物的遗传结构及遗传多样性现状的研究一直都很薄弱。而近年来以分子粪便学为基础的粪便取样分析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传统的粪便分析方法与分子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军林 舒青 等 《遗传》 2001年23卷3期 217-21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非损伤性取样方法提取DNA,利用20条10bp的随机引物对陕西朱保护观察站的16只朱个体间遗传距离进行分析研究。获得的DNA可进行RAPD研究分析,1 8条引物扩增结果稳定,遗传距离指数介于30.52%~10.18%之间;揭示16只...
【关键词】 朱;非损伤性取样;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