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24
- 172
- 39
- 697
- 92
- 70
- 67
- 40
- 143
- 129
- 60
- 53
- 5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田小平 李瑛 等 《中国针灸》 2008年28卷12期 907-90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经穴效应与针灸临床疗效密切相关.针灸发挥特异性的调整和治疗作用,关键因素之一就在于经穴主治的特异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以经穴与非经穴为切入点开展了大量的经穴效应特异性研究.本文通过分析近10年来经穴与非经穴效应比较研究的现状,提出了目前研究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昭 刘密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3年24卷2期 411-414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刺少阳经特定穴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即时效应不同时程即时总体疗效缓解率,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偏头痛患者分为治疗组A组(少阳经特定穴组)、对照组B组(非经非穴1组)和对照组C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意红 刘秋佳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38卷12期 1453-145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电针少阳经特定穴对于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NTG)诱导的偏头痛(migraine,ME)大鼠模型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ndothelin-1,ET-1)含量及50%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金 唐雨兰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33卷10期 19-22页ISTIC
【摘要】 目的:评估针刺少阳经特定穴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名无先兆偏头痛受试者,随机分为少阳经特定穴组(真穴组)、非经非穴组(假穴组)和等待治疗组(等待组),分别给予真穴组和假穴组为期4周20次针刺治疗,而等待组观察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红新 赵国桢 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33卷1期 82-85页ISTIC
【摘要】 查阅CNKI数据库,就近10年关于相关经穴与非经非穴、非相关经穴的比较研究中发现,相关经穴与非经非穴、非相关经穴在机体处于生理状态、病理状态、针刺干预态时反映有差异;针刺相关经穴与非经非穴、非相关经穴时对内脏调节也存在差异.相关经穴与非经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萌 陈尚杰 等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36卷4期 47-5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对睡眠剥夺受试者面部新陈代谢热的影响.方法 将64例健康青年受试者随机分为4组:正常睡眠组(A组)、睡眠剥夺组(B组)、睡眠剥夺与小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申脉、照海穴针刺治疗组(C组)和睡眠剥夺与非经非穴针刺治疗组(D组).A组保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佳佳 荣晓凤 等 《重庆医学》 2015年14期 1918-1920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循经取穴与非经非穴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PDS )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 PDS型患者随机分为循经取穴(A组)与非经非穴(B组)两组,每组34例。A组针刺足三里及内关穴,同时根据中医虚实辨证,实证加用太冲、内庭,予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丽超 岳增辉 等 《中医药信息》 2014年2期 81-84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风池、率谷等经穴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进一步证实经穴效应特异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偏头痛患者分为A组(循经取穴组)、B组(非经非穴组)和C组(等待治疗组),每组20例,治疗组均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兰彩莲 潘晓华 等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21卷3期 4-5,45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艾灸刺激督脉命门穴及其旁非经对照点时经与非经部位传热特性的异同.方法 选择10名健康志愿者,用无烟艾务加热督脉线上的命门穴与旁开非经非穴位点,利用红外热成像系统采集背部图像,同体对照观察二者加热时皮温扩散的特点.结果 ①3名男性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小丰 李建国 等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26卷2期 224-227页ISTICCABP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存活时间及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取40只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200~240 g)随机平均分为假失血组(Sham)组、失血性休克(Hem)组、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建立大鼠失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