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7
- 1
- 45
- 29
- 5
- 2
- 1
- 32
- 14
- 14
- 12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孙传玮 《神经药理学报》 2024年14卷3期 54-58页
【摘要】 目的:探讨肠梗阻导管联合厚朴排气合剂灌肠在小儿非绞窄性肠梗阻的应用.方法:100 例非绞窄性肠梗阻患儿随机分为一般灌肠组和厚朴排气组各 50 例,一般灌肠组给予温盐水灌肠和肥皂水灌肠治疗;厚朴排气组给予肠梗阻导管联合厚朴排气合剂灌肠治疗.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文建 朱少峰 等 《河北医药》 2013年35卷16期 2461-246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早在1984 年Itoh等[1,2] 先后研究证实红霉素对胃肠道的促动力作用,不同国家的学者在此以后广泛研究了红霉素的这种作用.目前,红霉素作为促胃肠道动力药一种替代的临床应用.近年来,奥曲肽在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等消化道疾病和内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平 谢小华 等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年6期 1262-1263页CA
【摘要】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非绞窄性肠梗阻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实施奥曲肽联合红霉素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奥曲肽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春静 《中医学报》 2017年32卷10期 1989-199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通里散结汤联合中药灌肠治疗非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87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对照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口服抗生素抗感染等一般基础治疗.对照组予泮托拉唑40mg静脉注射,每日1次;地塞米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任水 曲林涛 等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20卷2期 84-87页
【摘要】 目的 评价磁共振成像(MRI)中"C"形征、多腹腔间隙积液对小肠梗阻手术指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55 例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的磁共振成像影像资料,其中手术患者 25 例,非手术患者 30 例.手术患者中有 17 例肠梗阻均经手术证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孙雷 导师:连树林 长春中医药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目的:探索肠梗阻导管联合中药注入及灌肠在非绞窄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于吉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疝外科就诊的患者,根据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符合入组要求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治疗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龙学颖 李宜雄 等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08年17卷4期 375-3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作用.方法 对35例手术证实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术前全腹多层螺旋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评价CT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35例患者CT均确定了梗阻的存在.31例单发梗阻CT均准...
【关键词】 肠梗阻,粘连性/诊断;肠梗阻,粘连性/放射摄影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晓勇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年19卷19期 3334-3336页ISTICCA
【摘要】 粘连性肠梗阻(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是肠袢间相互粘连或索带挤压肠管导致肠道通过障碍的一种急腹症,发病率约占肠梗阻的60%[1],患者以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和排便或改为痛, 吐、胀、闭为主要表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立春 朱哲 等 《中国急救医学》 2017年37卷3期 246-249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肌酸激酶(CK)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在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3-10~ 2015-10我院收治164例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手术治疗86例,包括单纯性肠梗阻...
【关键词】 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肌酸激酶(CK);C-反应蛋白(CR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涛 《饮食保健》 2019年6卷44期 229-230页
【摘要】 肠梗阻属于常见外科疾病,在进行临床治疗时,其主要是围绕纠正梗阻导致生理紊乱、解除梗阻,具体选择哪种治疗方法,需要按照肠梗阻类型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采取非手术治疗时,胃肠减压属于比较有效方法,如果出现绞窄性肠梗阻和肿瘤等,选择非手术方式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