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
- 1
- 3
- 1
- 1
- 1
- 3
- 3
- 2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高蕾 赵仑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6年27卷19期 1732-173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0 引言近年来,有研究认为颞枕区分布的面孔特异性成分N170不受分类任务(如性别、熟悉度)的调控[1-2],但也有研究发现分类任务中的特异性空间等级特征会影响面孔的结构编码过程[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明阳 李富洪 等 《心理科学进展》 2018年26卷2期 254-261页
【摘要】 愉快面孔识别优势表现为被试对高兴面孔比对其他情绪面孔的识别正确率更高、反应时更短.大量研究以简笔画和面孔图片为材料,在情绪分类任务和视觉搜索任务中均发现这一优势.该优势存在诊断性价值假说、情绪独特性假说和出现频率假说三种不同的理论解释.近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汪导师:陈华富 电子科技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18年
【摘要】 神经振荡是动态脑活动的固有特性,传统的电生理研究已经揭示了很多高频神经振荡的一些特性,但由于成像技术的原因,我们对低频振荡的机制仍然知之甚少。近年来,借助于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广东 刘爽 等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4年22卷5期 642-649页
【摘要】 基于反应性攻击和主动性攻击儿童在社会信息加工过程早期模式的不同,从注意优先模型和解释优先模型的争议出发,采用情绪Stroop和表情识别两个实验范式并结合眼动技术,探讨反应性和主动性攻击儿童的注意特点.在实验 1 的情绪Stroop任务中,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哲 倪昊 等 《心理学报》 2023年55卷6期 861-876页
【摘要】 人们对熟悉面孔的识别绩效显著好于陌生面孔.然而,对于熟悉度提升面孔识别绩效背后的认知加工与信息整合机制,我们仍然知之甚少.本研究招募了两个班级的大学生(分别为相互接触1个月和相互接触13个月),操纵被试第一注视点所落的区域(眼睛或嘴巴),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龙细连 陈顺森 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44卷10期 993-997页
【摘要】 目的 研究抑郁症大学生对不同情绪面孔的识别与再认情况.方法 设计两个实验任务,以抑郁倾向和健康大学生为对照组,选取抑郁症、抑郁倾向和健康大学生各15名,让其观看图片并对情绪面孔图片进行判断.实验1比较三组大学生对正性、中性和负性情绪面孔的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仕凡 连榕 等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9年17卷2期 209-215页
【摘要】 基于情境性认知的视角,探索教学情境在教师自动情绪调节中的作用.研究创设教学与生活情境,通过面孔识别任务和点探测任务比较教学和生活情境下教师自动情绪调节效果.结果发现,教学情境下教师对负性情绪面孔识别的正确率更高,但反应时更长;教学情境下教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樊越波 曹伟 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年23卷5期 784-788页ISTIC
【摘要】 本文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情绪面孔识别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研究进行了综述,发现行为学上,孤独症个体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情绪面孔识别障碍.部分研究者发现,孤独症个体在识别情绪时,早期ERP成分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虹 李杨卓 等 《心理学报》 2018年50卷12期 1356-1368页
【摘要】 研究采用注意网络测验任务(attention network test,ANT),分别检验自我相关信息在注意的警觉、定向和执行控制网络上的加工效率差异,以揭示自我信息识别优势的注意机制.实验1考察了面孔类型(自我面孔或他人面孔)在3种注意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小虎 魏景汉 等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02年15卷4期 303-304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面孔识别早期加工脑成分N170,考察其是否反映面孔加工的特异性,是否反映Bruce-Young面孔认知模型中结构编码及面孔加工是否具有右半球优势等问题.方法 16名被试者学习和再认面孔照片,记录其脑电.结果仅半数被试者出现N17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