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66
- 18
- 2
- 75
- 45
- 7
- 7
- 4
- 52
- 48
- 16
- 14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肖东升 杜薇 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4年20卷8期 561-5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引导下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三叉神经术后非典型面痛(AFP)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例三叉神经术后非典型面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导航引导下对其初级运动皮层的面部区域给予精确刺激,rTMS的刺激频率为10Hz,刺激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志涛 邓江山 《江苏中医药》 2011年43卷12期 11-1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程子俊(1920-)主任中医师是蜚声苏南一带的"程氏针灸"第4 代传人,系全国500 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笔者有幸侍诊左右,现将程老采用针灸诊治面瘫、面痛和面肌痉挛等面部病症的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晨瑶 《浙江中医杂志》 2008年43卷3期 147页ISTIC
【摘要】 <篇首> 方剑乔教授为全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致力于中医针灸教学及临床、实验研究廿余年,尤其在运用电针治疗痛症方面更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就其治疗面痛、面瘫以及肩周炎的临床经验整理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宫朝霞 张坤 等 《上海针灸杂志》 2007年26卷5期 30页ISTICCSCD
【摘要】 <篇首> 笔者应用经络辨证随经取穴法,治疗面痛36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36例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65岁;病程最长3年8个月,最短20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罕迦尔别克·库锟 《保健文汇》 2017年2期 52页
【摘要】 目的:原发性面痛对患者身体与生活质量有着巨大的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对新疆地区原发性面痛的诊治现状进行数据分析,以期改善新疆地区原发性面痛患者的诊治情况.方法:收集新疆地区原发性面痛患者675人,对他们的年龄、性别、学历、诊治情况进行数理统计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改霞 孟燕 等 《光明中医》 2016年31卷20期 2982-2984页
【摘要】 目的:用简化McGill量化表评定“面痛三针”结合中药对PTN的影响。方法7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中药组、针刺组、针药组,每小组25例。中药组辨证选方、针刺组“面痛三针”加循经取穴、针药组前两种治法均用。每周6次,1周为一疗程,观...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面痛三针”结合中药;痛阈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映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4年3期 115-115,119页
【摘要】 目的:探讨面痛的中医疗法。方法对面痛的病因病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结论中医针灸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是治疗面痛最好的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1卷1期 135-135页
【摘要】 <篇首> 张天文主任是大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从事脑病科相关疾病研究40余年,张天文主任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在<普济方>芎归汤基础上加细辛、白芷、蜈蚣,名为加味芎归汤,临床上用于治疗证属瘀血阻络型头痛、面痛,取得了良好疗效.现阐述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坤林 《黑龙江中医药》 2013年42卷3期 35-36页
【摘要】 面痛在老年人中有较高的发病率,老年人多为阴虚体质,阴虚血热是老年面痛的重要病机.临床上宜以滋阴活血、清热凉血为治疗大法,采用六味地黄汤合四物汤加玄参、丹参、赤芍为主方.针对老年人的体质特点,辨证施治,常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强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8年5卷6期 150,127页
【摘要】 目的 观察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面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60例面痛患者,其中男18例,女42例;年龄40~70岁之间;病程3d~2a不等.所有患者均采用针刺阿是穴、合谷及疼痛部位的相应俞穴作为主穴,根据证型的不同而选用俞穴作为配穴.针刺完成后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