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8
- 23
- 11
- 6
- 2
- 1
- 12
- 8
- 6
- 6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健煜 唐逸 等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9年18卷2期 189-1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作为一个新的预测因子,可以为脑卒中防控、风险分层、高危人群筛查提供更加精准的监测指标,故深入探索其理想水平与调控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现围绕不稳定性斑块的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爱玲 赵海港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14年41卷13期 2491-249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不同性质颈动脉斑块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之间的关系,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MMP-9水平在脑梗死发生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113例急性脑梗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荣伟 樊雪强 等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5年22卷4期 434-43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斑块特征并探讨内脏脂肪素(visfatin)与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5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及发作时间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斑块的病理学特征,并根据纤维帽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骏 肖新莉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1年18期 1939-19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与单核细胞趋化因子4、膜联蛋白A1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神经内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男性73例,女性51例,年龄41 ~88(60.8±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骏 秦皓 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1年27卷6期 676-677,67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类型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及其抑制剂TIMP-1的关系.方法:选择19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及50例健康查体者,所有研究对象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采用ELISA法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小晶 彭红艳 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1年20卷10期 910-911页ISTICPKUCSCD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属于全身系统性疾病,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斑块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斑块的小稳定性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病因.近期研究发现不稳定性斑块内新生血管较多,易脱落[1].本研究运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春联 郑丽芳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0年29卷2期 115-1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水平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87例脑梗死患者,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蕴琳 刘莉 等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8年27卷6期 406-4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约75%的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和60%新近发生的有症状的颈动脉疾病均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破裂造成的.尽管由无症状的纤维斑块进展为易损斑块的机制并不明确,但近来提出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与出血为不稳定性斑块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国林 张妍 等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8年41卷3期 187-1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重要原因,我们通过检测血浆中致炎因子IL-6、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及白细胞分化抗原配体(CD40L)的水平,探讨这些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应小盈 王长谦 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26卷3期 244-24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与冠心病、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斑块的不稳定性以及血脂和C反应蛋白等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75名住院行冠脉造影的患者,测定血清IGF-I水平与C反应蛋白、血脂水平、纤维蛋白原和颈动脉内膜厚度等指标,...
【关键词】 冠心病;C反应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