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
- 4
- 2
- 1
- 1
- 4
- 4
- 3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邵丹 吴成忠 等 《糖尿病天地》 2018年15卷3期 153-15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联合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水平检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颈动脉斑块定性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7月我院83例AIS患者,根据斑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京兰 苏又苏 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14卷6期 471-474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识别动脉粥样斑块性质的价值.方法 制作兔腹主动脉易损斑块模型,对兔腹主动脉分别采用MRI扫描,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结果 成功建立兔腹主动脉易损斑块模型.MR图像T1WI、T2WI、PDWI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莉 冯定义 等 《放射学实践》 2003年18卷7期 465-46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MR成像技术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中的应用,及其对斑块内成份进行定性分析的可能性.方法:采用3D-TOF、Double-IR (DIR)T1WI 、T2WI、PDWI序列对11位高度疑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及9位健康志愿者进行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加贝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6卷24期 99-100页
【摘要】 目的 讨论高分辨MR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成像并定性分析的应用价值.方法 3.0T高场磁共振、三种对比加权序列“亮血”3D-TOF、DIR-T1(BlackBlood)、TSE-T2对29例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的32个硬化斑块进行MRI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晓艳 耿道颖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09年32卷4期 317-322页ISTIC
【摘要】 目的 联合应用冠状动脉钙化积分(Agatston Calcium Score)和CT血管成像(CTA)技术定量定性分析颈动脉钙化,探讨两者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 收集颈动脉钙化者68例,所有病例均行Siemens 64层 CTA检查,参考北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香 徐坚民 等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7年16卷3期 102-105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对比加权的MRI序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并定性分析的价值.方法 采用采用1.5T磁共振仪、多对比加权序列3D-TOF、FSEPDWI、FSE-DIRT1WI、FSE-DIRPDWI、FSE-DIRT2WI对24例动脉粥样硬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琼 樊树峰 等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09卷10期 1618-162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1.5T磁共振在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1.5T磁共振成像仪对31例临床诊断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行颈动脉高分辨扫描,包括四翻转脉冲(QIR)T1WI、快速自选回波(FSE) T2WI/PDWI和三维时间飞跃法(3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