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5
- 4
- 1
- 50
- 45
- 16
- 6
- 5
- 30
- 25
- 19
- 19
- 1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健煜 唐逸 等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9年18卷2期 189-1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作为一个新的预测因子,可以为脑卒中防控、风险分层、高危人群筛查提供更加精准的监测指标,故深入探索其理想水平与调控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现围绕不稳定性斑块的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岳萍 马小董 等 《中国基层医药》 2021年28卷7期 965-96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估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稳定性,探讨其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海盐县人民医院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常规超声检查诊断为颈动脉斑块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卒中发生情况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6...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白 惠品晶 等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5年31卷1期 84-8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研究CD40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颈动脉易损斑块及稳定斑块中的表达,探讨CD40与MMPs表达的相关性及影响斑块稳定性的可能机制.方法 收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后的粥样硬化斑块标本32例次,根据术前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龙涛 郑广娟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4年39卷6期 1115-111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具有解毒作用的中药虎杖提取物配伍活血化瘀中药山楂提取物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积分及其斑块稳定性相关血清学指标的干预作用,并观察其安全性,为具有解毒活血作用的中药提取物配伍应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爱玲 赵海港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14年41卷13期 2491-249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不同性质颈动脉斑块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之间的关系,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MMP-9水平在脑梗死发生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113例急性脑梗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国华 王春光 等 《中医杂志》 2012年53卷20期 1753-175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复方三七当归制剂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及其对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将104例CAS患者随机分为复方组39例、他汀组34例及对照组31例,分别应用复方三七当归粉剂、阿托伐他汀片及安慰剂治疗1年;应用高分辨率超声观察治疗前后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乔锋利 刘美含 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38卷2期 356-359,封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超声造影技术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血流灌注情况,分析斑块内新生血管密度、增强程度与临床症状的关系,全面评价斑块的稳定性.方法:选择于本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患者中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58例,对67个斑块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俊山 姜建东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6年5卷1期 104-1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常见病因.在西方国家,因颈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缺血性卒中占19%~35%[1].Rothwell等[2]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致颈动脉狭窄继发远端血流量减少者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并不高,提示动脉狭窄程度不再是单一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建梅 王秋霜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7年17卷2期 280-282,33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技术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临床价值,为动脉粥样硬化诊断准确性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实时超声造影检查的回声图像特点将该院53例(59个斑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分为软斑组(24个)、混合斑组(18个)、硬斑组(17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翁萍 任静 等 《中国临床研究》 2017年30卷4期 495-49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超声造影技术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进行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就诊并采用超声造影和核磁共振(MRI)行颈动脉斑块检测的17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评价超声造影在老年脑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