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51
- 23
- 3
- 2
- 223
- 130
- 83
- 67
- 51
- 40
- 37
- 30
- 27
- 2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晶 王欣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8年38卷1期 55-6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核心薄囊蕨类是真蕨纲中的主要类群,其颈卵器壁细胞的起源问题尚未见报道.该研究以华北鳞毛蕨为例,在人工培养条件下,用石蜡切片法综合观察了颈卵器的发育过程,分析颈沟细胞、腹沟细胞、卵细胞等的发生与分化,并结合桫椤科等十多个类群性器官的研究成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頔 王莉 《西北植物学报》 2014年34卷5期 1067-107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颈卵器是苔藓、蕨类、裸子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由卵细胞、腹沟细胞和颈细胞(颈沟细胞)构成.其中,颈细胞是这类植物雄配子进入颈卵器并完成受精作用的唯一通道,在颈卵器的发育和受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对颈细胞的发生和发育、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姮 张凌献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0年30卷4期 708-71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用石蜡切片法研究了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性器发育的全过程,结果表明精子器与颈卵器都由原叶体表面的细胞发育而来.但二者不是同源的,精子器由基细胞、环细胞和盖细胞和精细胞构成,成熟后以盖裂方式开放.卵细胞成熟后,颈卵器内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代小菲 姜楠 等 《植物研究》 2010年30卷4期 411-41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运用光学显微镜与透射电镜对阔鳞瘤蕨(Phymatosorus hainanensis(Noot.)S.G.Lu)颈卵器形成和卵发生进行了研究.阔鳞瘤蕨颈卵器产生于雌配子体生长点下方分枝毛状体内侧.切片观察表明颈卵器起源于配子体表面的原始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莉 金飚 等 《植物学报》 2009年44卷6期 673-6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银杏(Ginkgo biloba)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连续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功能大孢子经过大约1个月的分裂形成约5000个游离核后开始细胞化.授粉后约45天近珠孔端两侧各产生1个颈卵器母细胞.授粉后约50天.颈卵器母细胞平周分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耐英 曹建国 等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9年27卷6期 569-57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主要运用电子透射显微镜技术对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 (L.) Brongn)颈卵器形成与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蕨颈卵器是由原叶体分生组织内颈卵器原始细胞形成的.该原始细胞经2次分裂形成3层细胞,上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建国 包文美 等 《植物研究》 2003年23卷1期 42-4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和树脂切片技术对蕨类植物桂皮紫萁(Osmunda cinnamomea L. Var.asiatica Fernald)的颈卵器和精子器的形态和发育进行了细致的研究.颈卵器发生于雌配子体的腹面,颈部由4列壁细胞构成,6~7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建武 刘宁 等 《植物学通报》 2002年19卷2期 150-1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作者通过对颈卵器植物MADS-box基因最新研究结果的概述,介绍了MADS-box基因与颈卵器植物生殖器官决定、发育和进化的关系以及被子植物花器官发育的ABCD模型在三类颈卵器植物中的表现形式和进化关系.这些结果表明MADS-box基因的结...
【关键词】 MADS-box 基因,进化,蕨类植物,裸子植物;颈卵器植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磊 刘宁 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39卷3期 377-381页
【摘要】 以蕨为实验材料,利用电子显微镜研究颈卵器的发育过程,报道了颈卵器发育过程中各种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蕨孢子接种后,约28d颈卵器表面原始细胞发生,并很快形成中央细胞,中央细胞分裂形成初生腹细胞和初生沟细胞,初生腹细胞进一步分裂形成卵细胞和腹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建武 刘宁 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38卷4期 530-534页
【摘要】 利用差异显示PCR技术比较蕨早、晚期配子体(颈卵器期)在mRNA水平上基因表达的差异. 经Reverse-Northern杂交证实获得了6个和颈卵器发育相关的cDNA,对其克隆并测序. 用BLAST和DNAStar分析了各片段间的序列同源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