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
- 1
- 10
- 2
- 1
- 1
- 5
- 3
- 2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叶添文 贾连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5年13卷13期 979-9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青年出现非创伤性颈椎生理弧度异常的可能病因和机理.方法:收集门诊非创伤性颈椎生理弧度异常的青年患者123例,通过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了解职业类别、工作生活环境、睡眠姿势和枕头高度、每天低头时间的长短和每次低头时间长短等情况.同时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静 石洪光 等 《淮海医药》 2004年22卷5期 398-399页CA
【摘要】 <篇首> 临床上常可见到许多患者进行X线检查时,仅示颈椎生理弧度不同程度的改变(如反弓、变直、变浅),而无明显的唇样增生,患者年龄多在18~36岁.颈椎生理弧度异常不同于颈椎病,落枕,2000年6月~2003年6月,我们对68例颈椎生理弧度异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招波 《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21卷3期 163-164页
【摘要】 <篇首>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收集1992年10月~1999年2月本院收治的青年颈椎生理弧度异常患者共86例,男性39例,女性47例;年龄22~34岁,平均29岁;病程10d~5个月,平均47d;脑力劳动者54例,体力劳动者32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志伟 张弛 等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37卷4期 54-56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颈椎生理弧度异常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观察穴位注射配合自制药枕治疗颈椎生理弧度异常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双侧风池穴局部注射配合自制药枕治疗3个疗程,随访6个月.结果:120例患者治愈93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保和 王华东 等 《中国医疗前沿(上半月)》 2008年03卷13期 16-18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颈椎自然牵引法对颈椎弧度异常的恢复性治疗,了解这一全新牵引方法的定义及临床意义.同时介绍了颈椎自然牵引法所使用的医疗器械-颈椎自然牵引颈具的结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方法 使用颈椎自然牵引法和颈椎机械牵引法对颈椎弧度-3度至0度的...
【关键词】 颈椎生理弧度异常;颈椎弧度的恢复性治疗;颈椎机械性牵引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叶添文 第一届全国中青年颈椎病专题论坛 2007年
【摘要】 目的:探讨青年出现非创伤性颈椎生理弧度异常的可能病因和机制。方法:收集门诊非创伤性颈椎生理弧度异常的青年患者123例,通过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了解职业类别、工作生活环境、睡眠姿势和枕头高度、每天低头时间的长短和每次低头时间长短等情况。同时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志敏 付蓉 等 《实用临床医学》 2023年24卷3期 90-92,封3页CA
【摘要】 目的 观察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 X线征象和临床症状.方法 选取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患者117 例,依据Borden法检测颈椎生理弧度 D 值范围(以 0mm 为分界值)分为轻度组(≥0 mm)与中重度组(<0 mm).观察患者颈椎生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恬 《上海医学》 2011年34卷4期 309-31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对40岁以下拍摄X线颈椎正、侧位片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中青年颈椎病患者的x线摄片特点.方法 2008年5月一2010年5月间共有1 925例15~40岁(中位年龄为33.2岁)的患者行颈椎x线正、侧位片检查,对其中54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志伟 《医学信息》 2014年27期 681-682页
【摘要】 颈椎生理弧度异常是颈椎病的早期症状之一,表现为颈椎生理弧度消失、变直甚至反弓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目前,临床上以颈椎生理弧度异常为表现而就诊的患者较多,且呈现年轻化,因此对本病症的早期诊断、防治十分重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蔚青 李镇中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9年18卷3期 136-138页
【摘要】 目的:颈椎病发病年龄前移与生物力学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通过对30岁以上及30岁以下各50例病人颈椎侧位片生理弧度的异常改变的分析,观察青年颈椎病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程度.结果:青少年时期如果长期坐姿不良等原因可使颈椎生物力学发生改变,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