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1
- 13
- 5
- 94
- 12
- 8
- 7
- 7
- 38
- 11
- 11
- 9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谢宁 倪斌 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8年10卷5期 425-4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合并颈椎先天性畸形的下颈椎损伤的治疗策略. 方法 自1998年至2005年收治合并颈椎先天性畸形的下颈椎损伤患者11例,损伤类型包括急性C3/4椎间盘突出症1例,颈椎过伸伤7例,C5骨折1例,C4/5、C5/6脱位各1例.合并的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连顺 刘洪奎 等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1992年13卷4期 220-222,封4页ISTICPKUCSCD
【摘要】 报告25例儿童上颈椎畸形,包括齿状突畸形10例,齿状突畸形合并颅底畸形或寰椎枕骨化等15例.临床表现为单纯局部型2例,单纯神经根型1例,脊髓压迫型17例,枕骨大孔综合征型5例.全部患儿施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有:单纯枕颈融合术,寰椎后弓切除减...
【关键词】 颈椎;畸形;Cervical vartebra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红斌 曾驰 等 《中国医师杂志》 2007年9卷6期 782-78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治疗神经纤维瘤病引起颈椎畸形及疗效.方法 对神经纤维瘤病引起颈椎畸形行钉棒系统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手术治疗的1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时间1.2~7.5(平均3.5)年,观察疗效(截瘫恢复、后凸畸形...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病/并发症/外科学;颈椎/畸形/外科学;骨折固定术,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俊辉 鲜思平 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21年29卷3期 284-2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因颈椎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改变,向椎管内突出形成占位并压迫脊髓或脊髓供血血管,导致脊髓受压或脊髓缺血,进而出现脊髓传导功能障碍的疾病,是颈椎病中症状最严重...
【关键词】 颈椎畸形;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硕 孙宇 等 《中华骨科杂志》 2021年41卷13期 903-9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凹侧撑开技术治疗先天性颈椎侧凸畸形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评价其初步疗效。方法:2015年8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应用凹侧撑开技术治疗先天性颈椎侧凸畸形患者11例,男5例,女6例;手术时年龄为(9.9±3.1)岁(范围6~16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华江 刘洋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9年99卷29期 2282-228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神经纤维瘤病伴重度颈椎后凸畸形的手术策略和中长期疗效.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上海长征医院手术治疗的13例神经纤维瘤病性颈椎后凸畸形患者的中长期随访资料进行回顾.其中男7例,女6例,年龄12~61岁,平均(2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龙 夏超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9年99卷3期 183-18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青少年Ⅰ型Chiari畸形(CMI)/脊髓空洞后颅窝减压(PFD)术后远期颈椎矢状面形态,并探讨其与脊髓空洞转归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5年8月南京鼓楼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32例接受标准PFD术且随访超过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盛伟斌 徐韬 《中华医学杂志》 2019年99卷29期 2248-225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创伤性颈椎后凸畸形(TCK)常为迟发性和医源性后凸,其手术治疗目的是充分减压解除脊髓压迫、阻止畸形进展并重建局部和整体平衡、防止邻近节段结构性失代偿、减轻疼痛及改善呼吸和吞咽功能并维持稳定.为达这一目的,除对患者年龄、骨密度、心肺及神经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清奇 刘少强 等 《中华外科杂志》 2018年56卷8期 634-63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前全脊柱矢状面力线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研究主要集中在腰椎-骨盆区和全脊柱,对颈椎矢状面力线与平衡的研究相对较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探索颈椎矢状面力线在颈椎疾病中的改变及其对手术的影响,初步结果令人满意.本文着重对颈椎矢状面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在恒 张祥英 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7年25卷13期 1173-11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价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Zero-profile interbody fusion device,Zero-P)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伴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颈椎后凸畸形矫形的影响.[方法] 2012年8月~2015年3月,26...
【关键词】 多节段颈椎病;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零切迹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