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1
- 3
- 2
- 1
- 6
- 6
- 6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玺洋 潘玉梅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8期 7448-74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温性盐碱化草地土壤有机碳库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趋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作为温性盐碱性草地的典型分布区,山西右玉农牧交错带是探索相关研究的理想生境.基于山西农业大学野外观测研究站开顶式气室模拟增温实验平台,通过采集生长旺季土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明华 霍佳娟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3期 6246-62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优化放牧假说提出,适度放牧能够通过促进土壤养分周转速率,提高草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但是对于适度放牧是否同时有助于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形成与稳定,目前的认知仍然有限.特别是禁牧后通过外源性养分输入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并增强碳库的稳定性的研究仍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芦怡芳 谢忠雷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21期 9805-98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已成为提升黑土有机碳的有效措施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矿化增加,秸秆覆盖还田是否可以弥补因矿化而损失的有机碳量,对应的合理还田量也成为亟待回答的问题.已有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军刚 周晓兵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7期 7760-77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藓结皮是荒漠生物土壤结皮的重要类型,在荒漠生态系统碳固定与碳排放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长期氮添加对藓结皮光合生理活性和土壤有机碳(SOC)组分的影响,有助于理解藓结皮光合生理活性特征与荒漠生态系统土壤碳固存之间的关系及其调控因子.为此,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娜 周双 等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3年34卷4期 47-53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孕妇妊娠期细颗粒物(PM2.5)及其组分[有机碳(OC)、元素碳(EC)、铵盐(NH4+)、硝酸盐(NO3-)和硫酸盐(SO42-)]暴露对早产的影响.方法 基于在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建立的前瞻性出生队列,通过问卷收集2018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硕 刘景圣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3年14卷1期 17-24页
【摘要】 热处理作为淀粉类食品加工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熟化方式,可以为体系带来大量的热能及活跃的水分子,不仅对淀粉的结构产生影响,也可以促进淀粉与其他共存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的变化可以更大程度地改变淀粉的结构、颗粒形貌以及理化性质,从而进一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东 张元勋 等 《环境科学研究》 2022年35卷8期 1986-1995页
【摘要】 为研究细颗粒物(PM2.5)中类腐殖质(humic-like substances,HULIS)的生物氧化应激效应,对北京市区和郊区不同季节大气PM2.5及其中碳质组分和金属元素浓度进行测定,并以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作为细胞模型...
【关键词】 PM2.5;类腐殖质(HULIS);活性氧(RO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苑亚茹 邹文秀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9期 3235-32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连续11年化肥配施不同剂量有机肥的黑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团聚体分组与闭蓄态微团聚体分离技术,研究土壤团聚体及其内部组分有机碳对不同有机肥施用量的响应,以期从团聚体尺度揭示黑土有机碳的物理稳定性机制.试验设置4个处理:OM0,仅施化肥;OM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苑亚茹 李娜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7期 6025-60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团聚体分组和闭蓄态微团聚体分离技术,利用典型黑土区27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草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和裸地生态系统下土壤团聚体及团聚体内部组分中有机碳的分布,以解析不同生态系统下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固持间的关系,揭示黑土有机碳的物理稳定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淼华 吕茂奎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3期 4861-48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研究红壤侵蚀区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组成与动态变化,选择红壤侵蚀区生态恢复10 a和30 a的马尾松林为对象,以侵蚀裸地和次生林为对照,应用土壤有机碳物理分组方法,研究了侵蚀地植被恢复过程中表层土壤粗颗粒态有机碳(cPOC)、细颗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