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4
- 4
- 24
- 8
- 2
- 2
- 1
- 17
- 6
- 4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白晓芸 《中医药学刊》 2004年22卷1期 146-147页 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9月15,<现代教育报>发了一篇题为<现在的中医现代化是假的现代化>(详见本期149页))的深度报道.该报特约记者郝光明历时三个月,行程数千里,先后拜望了一批在中医界德高望重的老一辈临床大家:北京的吕炳奎先生、焦树德教授、王绵之教授,...
【会议论文】杨志敏 2009中国首届中医膏方高峰论坛暨第四届金陵名医高层论坛 2009年
【摘要】 中风之人,因积损正衰、内伤七情,劳倦所伤等所致,经络气血阻滞,运行不畅,当升不升,当降不降,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颜老认为中风后遗症的膏方用药,既要考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更要加以祛邪之品,补中寓泻,泻中寓补,以...
【会议论文】邢斌 第二届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 2006年
【摘要】 不寐是指经常性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病证,表现为入睡困难,或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不深以致醒后疲倦,重者可彻夜不眠。颜德馨教授在60年临床实践中对不寐的治疗积有丰富的经验,现将其治疗思路与方法总结。
【会议论文】杨志敏 第二届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 2006年
【摘要】 颜德馨教授在临床中擅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各种急、慢性病和疑难病,且疗效肯定,笔者有幸师从颜德馨教授,现试将其应用活血祛瘀法的理论脉络和临床心要总结。 "瘀血"二字始见于《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但有关瘀血的记载实起源于《内经》...
【会议论文】韩天雄 第二届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 2006年
【摘要】 我国著名中医药家颜德馨教授,从事中医临床70余年,对中医治疗心血管病具有独到的经验,尤擅长运用附子。今将其应用温阳法治疗心血管病的经验整理。
【中文期刊】 徐步蔡 颜新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7年39卷3期 13-15页 ISTIC
【摘要】 颜氏内科源于孟河医派,孟河名家马培之传贺季衡,后颜亦鲁承之而创颜氏内科.其二代传人颜德馨为首届国医大师,倡导“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衡法”治则,并运用于膏方.第三代传人颜乾麟教授、颜新教授薪火以继,亦为海上名医.本文介绍颜氏内科临症特...
【中文期刊】 邢丽 《河北中医》 2017年39卷2期 165-168页 ISTIC
【摘要】 国医大师张琪教授、周仲瑛教授、颜德馨教授善用复法大方治疗疑难病.治疗神志异常的疾病,张琪教授多从肝胆心论治,认为肝郁心虚是神志异常的主要病机;周仲瑛教授认为瘀热是疑难病的主要病理变化;颜德馨教授治疗顽固性失眠多主张疏其血气,令其调达.邢风举...
【中文期刊】 邓定伟 罗瑜 等 《中国中医急症》 2012年21卷3期 374页 ISTIC
【摘要】 颜德馨教授长期从事心血管病研究,认为冠心病多为气血失衡所致,主张采用气血辨证,从调畅气血出发,用“衡法”治疗冠心病,在临床上针对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患者,疗效显著.现将其治疗冠心病经验总结如下.1 气血辨证的理论基础中医学认为...
【中文期刊】 李露露 颜新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36卷1期 11-13页 ISTIC
【摘要】 本文阐述了当代著名医家颜德馨教授的临证治验特色,如审证勘病重气血、论治机灵用名方、创制新方巧施用等特点,展示了颜老不仅在 理论上几多创见,且在临证上独辟蹊径、匠心独具,对后世临床颇多启发.
【中文期刊】 林嬿钊 叶子怡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33卷5期 5-7页 ISTIC
【摘要】 杨志敏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师从全国名老中医颜德馨教授,深得颜老“衡法”理论的真传.经过多年的膏方处方经验积累,针对气虚体质,以“古中医圆运动”理论为指导,形成了协定处方“益气膏方”,应用于气虚质人群,收效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