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9
- 13
- 4
- 16
- 9
- 7
- 2
- 1
- 9
- 5
- 5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谢洋春 徐群 等 《整形再造外科杂志》 2005年2卷4期 217-220页
【摘要】 目的采用创伤较小的方法来矫正面中上部老化,尤其是鼻唇沟过深及口角下移.方法面中上部采用内窥镜上提之后,采用下睑缘切口,颧大肌起点上移,固定于眶外侧骨膜或颞肌表面,牵拉上移颧脂肪垫,使之复位,提升口角,矫正过深鼻唇沟.结果26例术后,无头皮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振武 胡圣望 等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3年17卷4期 246-247页
【摘要】 目的探讨与笑相关的笑肌、颧大肌、颧小肌的解剖学规律,为颜面部整形美容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正常成年尸体30例,解剖观察笑肌、颧大肌、颧小肌的形态,并测量其长度与夹角.结果颧大肌起自颧骨前面,止于口角皮肤,颧小肌起自颧骨,止于鼻唇沟下部附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文雄 苏振民 等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年44卷5期 573-5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应用多瓣法整复大口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例患儿应用多个皮瓣整复皮肤,同期重建口轮匝肌的环形结构、整复颧大肌及颊肌等表情肌.结果 本组的8例患儿疗效良好,术后的静态、动态效果良好.结论 应用多瓣法治疗大口畸形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勇 何国厚 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5年20卷8期 595-59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矫正周围性面瘫时口角歪斜的责任肌,以矫正患者存在或遗留的口角歪斜.方法:将近年所收治的部分周围性面瘫患者依据一定标准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若干治疗组,除对照组外各组均在健侧肌肉注射A型肉毒毒素5U/0.1ml,只是注射部位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涛 徐达传 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3年23卷8期 847-848,85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为除皱术中防止面神经颧支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0例防腐固定标本和5例新鲜标本,解剖观察面神经颧支的走行、分布及毗邻,分析颧支的分布特点及预防其损伤的手术操作方法.结果(1)颧支从腮腺上缘或前缘穿出.发出2~3支,分为上、下部分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兵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2年20卷5期 362-36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为更好地开展颧骨缩小术并减少其并发症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用巨微解剖的方法观察13例防腐成人头部和9例新鲜成人头部标本;用断面解剖的方法观察2例防腐成人头部标本.结果:①面神经颞支在颧弓下缘出腮腺后斜向前上方行走,相对集中在颧弓中部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帅军 马建军 等 《解剖学杂志》 2016年39卷4期 498-500页ISTICCA
【摘要】 面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包含4种纤维成分,其中特殊内脏运动纤维主要支配面肌运动,构成面神经颅外部分,面神经颧支是面神经五大分支之一,该神经主要支配颧大肌、颧小肌、眼轮匝肌等[1].熟悉面神经颧支的走行层次、分支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对于除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子华 刘晓燕 等 《中国美容医学》 2012年21卷10期 113-11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了解支配皱眉肌的神经来源、走行和分布.方法:对13具成人尸体标本共26侧颜面的眶区内、外侧面神经进行大体和显微局部解剖分离,研究支配皱眉肌的神经来源、走行和分布.结果:从眶外侧区走行支配皱眉肌的神经是穿经眼轮匝肌的颞支前、中支吻合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志勇 丁自海 《解剖学研究》 2011年33卷3期 211-21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明确面神经颞支、颧支、颊支的走行及其与SMAS的关系,为面中部除皱术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 10具(20侧)成人头部标本,逐层解剖观测,数据描记于以眼外眦点与耳屏上切迹点连线所在水平面为X轴(横坐标),耳屏上切迹点为原点建立的坐标系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