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0
- 10
- 9
- 44
- 21
- 1
- 1
- 38
- 6
- 6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胡金霞 《吉林中医药》 2024年44卷6期 661-663页ISTIC
【摘要】 国医大师沈宝藩临证善于治疗胃痛,辨证上首先辨虚实与寒热,以胀与痛辨气血,重视兼证,常常用香苏散治疗胃痛,体现胃腑"以通为补,以降为顺"的治疗理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佐梅 王敏 等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21卷12期 165-168页
【摘要】 消化性溃疡属于祖国医学的"胃脘痛""心胃气痛""肝胃气痛""呕吐""反胃""嘈杂""呕血""便血"等范畴.近年来,此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临床典型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王敏教授是贵州省第二批名老中医,从事临床工作40 余载.她通过研究董建华院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卫国 胡晓玲 等 《现代中医临床》 2017年24卷1期 53-55页ISTIC
【摘要】 香苏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香附、紫苏叶、陈皮、炙甘草4味药组成,功能是散寒解表、理气消滞,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气滞,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胃脘胀满、纳呆呕恶、苔白腻、脉浮紧。当代人嗜食肥甘厚味及烟酒摄入增多必然引起湿热内蕴,又加之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敏 周涛 《河北中医》 2011年33卷12期 1806-1807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加味香苏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CSG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70例予加味香苏散治疗,2组均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记录患者中医症状评分.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贺军 王新月 等 《吉林中医药》 2007年27卷2期 51-52页ISTIC
【摘要】 香苏散药性平和,但略显温性,主治风寒感冒兼气滞,既能解表散寒,又能理气和胃,通调全身气机兼以理血.因此可用于多种内科杂病的治疗,但其药轻力薄,应在辨证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加味治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龙 周继洲 《河南中医》 2006年26卷12期 66-67页ISTIC
【摘要】 <篇首> 术后胃轻瘫是临床胃切除术后常见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以功能性消化不良为特征,西医应用胃肠动力药取得一定疗效.1997年1月~2005年10月,我们应用加味香苏散治疗该病5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荆秀平 《光明中医》 2017年32卷10期 1502-1503页
【摘要】 主要论述运用香苏散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胃下垂、功能性消化不良和便秘这四种胃病.继承董建华教授的"通降论"学术思想,对胃病的认识,抓住生理、病理、治疗3个要素,即生理上"以降为顺""以通为补",病理上"因滞为病",治疗上"以通祛疾",三位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明亮 高翔 《医药前沿》 2017年7卷28期 342-343页
【摘要】 目的:观察香苏散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6月收集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病例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将香苏散作为基本方,证像结合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予胃复春片治...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胃痞;香苏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康宜兵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20期 24-26页
【摘要】 目的:观察香苏散合四逆散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99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随机分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9例。治疗组予香苏散合四逆散,对照组予多潘立酮,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