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
- 5
- 1
- 1
- 1
- 7
- 4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晓冉 《健康必读》 2019年10期 208-209页
【摘要】 目的:研究骨科不愈合伤口护理中实施银离子敷料的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06月-2018年06月)接收的骨科不愈合伤口患者(n=64)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为基准,分为实验组(n=32,实施银离子敷料护理)、对照组(n=32,实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静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6卷9期 286-287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在骨科不愈合伤口治疗护理中应用银离子敷料的治疗疗效,为骨课伤口不愈合的患者的治疗和预防进行理论指导和提供科学支持.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接受诊治的30例骨科伤口不愈合的患者,把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亚娟 《中国保健食品》 2022年3期 121-123页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针对骨科不愈合伤口护理中应用银离子敷料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8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我院骨科收诊的60例骨科伤口不愈合患者作为临床实验对象,按照实验目的,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应用银离子敷料进行创面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妮 张奕 等 《护理研究》 2024年38卷15期 2802-2805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2021年12月—2023年3月采用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30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燕燕 《中外医疗》 2013年32卷13期 68,70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骶骨肿瘤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该院骨科自2008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骶骨肿瘤患者共45例,术后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骶骨肿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切口感染、伤口不愈合、脑脊液漏、胃肠功能减弱和术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文英 张丽天 等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2年44卷6期 757-758页
【摘要】 持续封闭负压(vacuum-sealing drainage,VSD)是一种外科引流技术的革新,1992年由德国创伤外科Fleischman博士首创,是利用VSD敷料(国内俗称人工皮)[1],填补创面形成封闭状态的引流,尤其适用于四肢创伤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红军 樊红娜 《基层医学论坛》 2007年11卷18期 806页
【摘要】 <篇首> 手足部创伤在骨科门诊是最常见的创伤,指(趾)端缺损合并皮肤缺损的患者约占40%,其中少数病人因伤口清创不彻底或皮肤坏死,局部出现红肿、疼痛、破溃、流脓、形成溃疡,有时还有小块死骨存在,造成指(趾)端伤口长期不愈合,即形成慢性骨髓炎.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妙娟 石静 等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年24卷2期 620-621页
【摘要】 目的:探讨将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应用于大面积创伤、开放性骨折、皮肤软组织缺损、骨髓炎等骨科病人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病例中运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取代传统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及护理,观察其疗效.结果:引流效果改善明显,愈后良好,疗效满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师红川 《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 2013年8期 39-39页
【摘要】 目的:探讨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临床应用的护理。方法:对本科2010年4月至2013年7月期间12例患者,其中骨筋膜室综合症切开减压术后1例,内固定术后伤口不愈合2例,糖尿病足2例,感染性伤口7例,均在彻底清洁创面后行VSD负压封闭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