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5
- 12
- 1
- 64
- 24
- 10
- 7
- 5
- 46
- 14
- 11
- 9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黄玉静 熊德上 等 《中药材》 2016年39卷3期 619-624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益髓理血饮对二甲基苯蒽(DMBA)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模型大鼠骨髓病态造血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清洁级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复方皂矾丸阳性组及益髓理血饮低、高剂量组,每组12只.用DMB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亚文 何广胜 等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4年34卷6期 604-6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减低剂量地西他滨治疗输血依赖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单系病态造血(MDS-RCU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评价江苏省血液病研究所2009年11月至2012年5月使用减低剂量地西他滨[20 mg/(m2...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单系病态造血;地西他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鸣 肖胜军 等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4年29卷11期 871-87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总结小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特征,探讨儿童MDS的早期诊断要点.方法 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05年3月至2009年8月初步诊断为MDS的28例患儿的外周血、骨髓像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玲 王椿 等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1年36卷1期 96-9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收集我院诊治的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男3例、女2例,中位年龄66(53~91)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小卫 李晓 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28卷4期 395-3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中三系病态造血细胞的克隆性.方法 联合应用DNA荧光原位杂交(FISH)、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系统(APAAP)免疫细胞化学法以及免疫磁珠分选技术调查MDS骨髓中三系病态造血细胞的克隆性.结果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红 何秋连 等 《华西医学》 2015年30卷6期 1109-111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发血细胞减少的患者骨髓病态造血的出现概率及其与狼疮病情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6月32例伴发血细胞减少的SLE患者资料,分析骨髓病态造血情况及其与临床病情的关系.结果 SLE例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琳 郝立君 等 《肿瘤研究与临床》 2013年25卷2期 131-13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改变,为MDS提供形态学诊断依据.方法 对53例已确诊MDS患者的骨髓涂片进行瑞特-吉姆萨染色及铁染色,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分析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结果 5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迟娥 姜志民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23卷11期 146-147页
【摘要】 目的:探讨细胞形态学变化,血生化BIL、LDH、α-HBDH、HDL-C检测在鉴别巨幼细胞性贫血(MA)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意义.方法:对75例巨幼细胞性贫血及1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学,血BIL、LDH、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立 随红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08年2卷1期 45-4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血象和骨髓象病态造血改变,对提高临床诊断率意义重要.方法 对血液科住院患者2 267人进行血象和骨髓象的形态学观察.完全符合(MDS)诊断的儿童54例.结果 外周血中至少有二系或二系以上的减少.血象和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玲剑 王霄霞 《检验医学教育》 2006年13卷1期 44-46页
【摘要】 目的: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部分巨幼细胞性贫血(MA)病例的骨髓中存在着病态造血.因此,不典型MA需要与难治性贫血(RA)进行鉴别.方法:收集近几年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MA和RA患者骨髓片,回顾性分析粒细胞、红细胞及巨核细胞系统的病态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