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66
- 14
- 8
- 1
- 141
- 69
- 19
- 14
- 10
- 43
- 43
- 28
- 24
- 1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锦 刘晖 等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1年17卷6期 735-73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高位硬膜外阻滞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冠心病患者,将期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高位硬膜外阻滞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池洪杰 刘凤岐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3年23卷5期 279-28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高位硬膜外阻滞(TEB)对老年人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C)心脏收缩功能及心腔大小的影响.方法老年IDC患者14例,经胸3~胸4棘突间隙穿刺至硬膜外腔,留置硬膜外导管,0.5%利多卡因3~5 ml每2 h推注1次,持续4~6 w,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国亭 刘玉惠 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年38卷3期 442-443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颈部手术中浅颈丛神经阻滞难以阻断深部牵拉反应[1],易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2,3],且麻醉作用时间有限.高位硬膜外阻滞虽不受时间限制,深部牵拉反应较轻,但若用药量过大或管理不善,常会出现呼吸、循环方面抑制,且若阻滞欠完善切皮时部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丹 刘凤岐 等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35卷2期 183-18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高位硬膜外阻滞( HEA )治疗心脏瓣膜病心衰的作用。方法:对19例心脏瓣膜病心衰患者进行HEA治疗28 d,观察该方法的疗效。结果:心脏瓣膜病心衰患者心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4.74%,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增加(P<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扬 刘凤权 等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253-254,272页ISTICCA
【摘要】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为临床罕见病,具有预后差,死亡率高的特点,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现将我们通过高位硬膜外阻滞方法治疗原发性肺动脉高压1例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晖 屈军 等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13卷3期 372-373页ISTIC
【摘要】 目的:明确高位硬膜外阻滞对冠心病患者的植物神经调节作用及治疗意义,以便为这一新方法提供经验和理论依据.方法:选择ASAⅡ~Ⅳ级冠心病患者60 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 例.I组为对照组,常规内科治疗,II 组患者选取T4~5 硬膜外间隙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秀玉 辛晓敏 等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04年38卷1期 67-6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经过高位硬膜外阻滞术(TEB)治疗后IL-6及sIL-2R的变化.方法 DCM患者35例分为TEB组和常规治疗组,健康对照组21例.用ELISA方法测血清IL-6和sIL-2R水平,比较DCM患者组和健康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程 吴斌 等 《海南医学》 2004年15卷11期 23-23,2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连续高位硬膜外阻滞下复合芬太尼-丙泊酚-咪唑安定的镇静效果.方法40例高位硬膜外阻滞完善病例静注芬太尼等,与40例高位硬膜外阻滞完善无用静脉药病例比较,结果连续高位硬外阻滞复合芬太尼-丙泊酚-咪唑安定镇静催眠效果甚佳.结论连续高位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竹琴 刘凤岐 等 《中国急救医学》 2003年23卷5期 334-334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高位硬膜外阻滞治疗酒精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实施高位硬膜外阻滞(胸椎1~5),间隔2~4 h于管内注射0.5%利多卡因3~5 mL,适当辅以药物治疗,4~8周为1疗程,于治疗前后做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①治疗后症状、体征迅速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连祺周 刘凤歧 等 《中国急救医学》 1999年19卷3期 146-148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为了观察高位硬膜外阻滞(TEA)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及血浆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Ⅱ的变化.方法 46例经临床确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23)接受TEA治疗,同时停用其它抗心肌缺血的药物,仅静点肝素,以防心肌梗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