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
- 1
- 9
- 2
- 1
- 2
- 2
- 2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包艳 酆哲 等 《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2年8卷6期 371-371,372页 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降温方法处理高热烧伤病人的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分组病例对照研究:58例病人采用中药结合降温方法,5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降温方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是81.3%,在对照组是36%;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
【关键词】 高热烧伤病人; 降温方法; 传统/中药结合降温方法;
【中文期刊】 黎高文 陈莉琼 等 《广西医学》 2003年25卷8期 1528-1529页 ISTICCA
【摘要】 <篇首> 烧伤病人度过休克期后,即进入感染期,感染期病程长,病情复杂多变,其中较为常见的症状是寒战、高热.体温超过39℃须用降温措施,常用方法有:(一)药物降温.使用解热镇痛剂及激素,但因烧伤病人易并发应激性消化道溃疡及出血,小儿及老人会有虚脱...
【中文期刊】 陈红芳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03年15卷4期 319-321页 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特重度烧伤惊厥发生的原因,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救护措施.方法:回顾分析56例小儿特重度烧伤并发惊厥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患者中入院时发生休克33例,其中发生惊厥15例(占45.5%),另23例未发生休克患者中无1例出现惊厥....
【中文期刊】 王春莲 黄燕萍 等 《现代医院》 2010年10卷2期 46-47页
【摘要】 目的 观察纳米银敷料与磺胺嘧啶锌软膏治疗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 选择Ⅱ度烧伤病人86例,为纳米银敷料组(A组)46例,磺胺嘧啶锌软膏组(B组)40例,创面敷料及用药每天更换一次,于用药后,分别观察创面抗感染效果、愈合时间、全身毒素吸收情况、毒...
【中文期刊】 胡春霞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7卷6期 66-67页
【摘要】 目的:为有效地治疗和护理烧伤高热病人,探讨三种不同方法对烧伤高热病人的降温效果.方法:将60例烧伤高热病人,随机分为静脉滴注低温液体组,药物降温组,物理降温组,以三组病人60min内体温恢复率、体温反复率、5天以内体温恢复率、降温无效率等指...
【中文期刊】 李志倩 张子群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6年12卷1期 50页
【摘要】 <篇首> 烧伤病人由于超高代谢和炎性物质反应以及换药等因素,常会出现高热.鉴于烧伤病人可选用的注射部位少,临床多采用物理降温,此方法简便易行、安全,但若使用不规范疗效欠佳.
【中文期刊】 邱增华 马宏利 《中华创伤杂志》 2000年16卷1期 1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患者男,25岁,因吞咽困难50 d,于1991年10月入院.病人50 d前因打铁时误吞一高热铁块,即感胸骨后疼痛,未做治疗,5 d后疼痛缓解,能半流质饮食;10 d后病情加重,流质饮食下咽困难,至入院时饮水也困难.钡剂造影见食管中段以...
【中文期刊】 杜福勤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1996年2期 17-19页 ISTIC
【摘要】 作用观察总结了350例烧烫伤病人入院早期的体温与血象的变化。临床实践中发现湿疗法较传统疗法患者体温上升快,早、持续时间短。绝大部分患者伤后4 ̄6小时即再现高体温,最高达40.8℃,高热时患者神志清,精神,食欲等均良好。
【中文期刊】 张向群 林雪虹 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5年11卷10期 66-67页
【摘要】 目的为有效地治疗和护理烧伤高热,探讨三种不同方法对烧伤高热病人的降温效果.方法将90例烧伤高热病人,随机分为静脉滴注低温液体组,药物降温组,物理降温组,以三组病人60min内体温恢复率、体温反复率、5天以内体温恢复率、降温无效率等指标进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