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
- 1
- 1
- 2
- 1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斯敏 龚艳珍 等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9期 106-107页
【摘要】 本文围绕助听器在高频补偿方面对极重度聋儿双耳佩戴助听器效果进行研究,采用的方法为对10名极重度(裸耳听力≦100dB HL)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在科学选配助听器的情况下进行佩戴,进行声场评估,然后测其助听后对辅音字母的识别,判断正确个数;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运甜 段吉茸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5年5期 534-5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助听器高频信号的放大存在一定局限性,原因如下:①由于响度过大和/或音质失真造成患者的不舒适;②即使可听度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患者的频率分辨率依然无法恢复;③增益不足;④声反馈。这些局限会导致高频增益补偿无效,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还有害[1,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金美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05年2期 42-44页ISTIC
【摘要】 目的通过对302例药物致聋聋儿的临床观察,研究听力对语言影响的表现,从中摸索积极的矫正补偿方法,使聋儿能听会说,早日回归主流社会.方法:根据听力损失以1/2增益法,选择不同型号的助听器,用具有频率特性的玩具进行适应性训练,采用视觉强化测听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嘉铭 朱金福 等 《电子测量技术》 2014年37卷8期 10-14页
【摘要】 旨在设计一套基于AD8334的宽带高增益光声信号调理电路,并通过FPGA控制增益线性变化来实现时间增益补偿(time gain compensation,TGC),以校正由于光与超声随传播深度改变的衰减而导致畸变的光声信号.实验证明该方案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后广 田佳彬 等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4年34卷1期 191-195,200页
【摘要】 针对传统压电式人工中耳输出增益较小、工作频带窄的问题,提出利用压电叠堆型压电振子激振砧骨体来补偿听力.为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搭建由送声器、测声探管、压电振子及激光测振仪等构成的颞骨实验台,对振子动态特性、听骨链在声激励下及压电振子激振下的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晓冬 付永强 等 《现代仪器》 2007年13卷5期 43-45页
【摘要】 根据内窥超声成像系统的要求,设计一种用于超声增益补偿中的改进结构带通滤波电路.增益补偿将超声回波按增益--传播距离的曲线放大,同时系统中的噪声也按照此曲线放大,在图像上表现为距离探头越远,噪声越大,图像信噪比受到影响.实验表明,由运算放大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后广 塔娜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年14卷52期 9819-9822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为了解决传统助听器高频增益低、佩戴舒适性差、伴有声反馈等问题,人工中耳成为近20年的一个研究热点.各款人工中耳中作动器的激振部位都有所不同,但这种激振位置的不同对镫骨运动的影响鲜有研究.目的:针对目前创伤较小的人工中耳普遍采用的两种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