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3
- 2
- 1
- 61
- 13
- 10
- 7
- 2
- 47
- 12
- 9
- 7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覃金桥 钟贵 等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23年39卷5期 33-39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复方香鱼口服液及其处方药味对大鼠发热模型的解热作用.方法 采用背部皮下注射干酵母法建立SD大鼠发热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司匹林组、复方香鱼口服液高低剂量组、鱼腥草高低剂量组、三叶香茶菜高低剂量组,给药后6 h测量各组大...
【中文期刊】 林美珍 林艺华 等 《中成药》 2013年35卷4期 872-87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揭示鱼腥草叶、地上茎、地下茎的组织结构以及挥发油的贮藏组织.方法 应用横切片、表面制片和粉末制片进行显微镜观察定位.结果鱼腥草的叶为异面叶,下表皮内侧有1列油细胞;地上茎和地下茎具有双子叶植物草质茎的典型特征,无限外韧维管束成环状排列...
【中文期刊】 李铮铮 伍钧 等 《生态学报》 2007年27卷12期 5441-544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铅、锌及其交互作用对鱼腥草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Pb浓度的增加,鱼腥草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但无显著变化.Zn在一定浓度下能提高鱼腥草叶绿素含量,而在高浓度Zn胁迫下,叶绿素含量急剧下降.鱼腥草...
【中文期刊】 王兰兰 《医药论坛杂志》 2007年28卷1期 22-23页 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毛冬青口服液的抗炎作用.方法 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醋酸至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大鼠棉球肉芽肿等动物实验模型研究其抗炎作用.结果 毛冬青口服液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
【中文期刊】 赵敏 周贤思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7年42卷1期 72-74页
【摘要】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经镉、铅单一及复合处理的土壤对鱼腥草叶绿素含量( SPAD)的影响。结果表明:镉单一污染抑制鱼腥草叶绿素的合成,但高浓度镉抑制作用更显著;铅单一污染抑制叶绿素合成;镉铅交互作用抑制叶绿素合成,但不同金属浓度范围内的主控因素...
【中文期刊】 朱训增 王晓鹏 等 《安徽科技学院学》 2016年30卷3期 31-34页
【摘要】 目的:探索安徽省鹞落坪自然保护区不同居群鱼腥草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及相关性,为鱼腥草生态栽培、科学管理、良种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方法:扫描仪测定法、丙酮法和生物统计学方法。结果:不同居群鱼腥草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具极显著性差异。叶面积与总叶绿素...
【中文期刊】 陈培源 戴益刚 等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55卷8期 2039-2044页
【摘要】 对肉苁蓉、艾叶和鱼腥草3种药材分别利用普通粉碎机与超微粉碎机常温粉碎制得普通粉碎药粉与超微粉碎药粉,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药粉粉末的显微形貌特征,并利用分光光度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主要功能性成分的溶出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种药材的超微粉...
【中文期刊】 王洪生 洪佳璇 等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29-32页
【摘要】 目的:探讨鲜鱼腥草叶提取物对X射线辐射损伤大鼠骨髓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造模成功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模型组)、总黄酮组、多糖组,每组各8只,分别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总黄酮提取液(5.23g/kg)、和多糖...
【中文期刊】 吴其当 黎丽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23期 18-19页
【摘要】 目的:研究小儿止咳祛痰颗粒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在不同展开系统中,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本品中的鱼腥草、化橘红、矮地茶、枇杷叶4味主要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最适的展开系统中,各色谱斑点清晰,分离效果好,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该鉴别方法专属性强...